第414章 赌斗之议(第2页)
曹操解释着,孔融听着也感觉挺合理,不由想到了三年前,那时候他还是北海相。
想了想,孔融感慨说:“天下形势朝夕生变,实在是令人应接不暇。”
曹操也是点着头,仅仅一年时间,他就从兖豫二州的中原霸主沦为了袁绍的附庸。
如今更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屈身涉险。
他也可以不来,可等待他的必然是政治死亡;紧接着就是军事打击下的物理死亡。
除非赵基攻打他的时候,袁绍能兵分数路,进攻太原、河内的同时,再分兵救援曹操。
这样的话,那二袁合力作乱,袁术已经率先称号建制……结果就是袁术全面破局,袁绍沦为垫脚石。
所以就袁氏内部的争斗来说,袁绍不可能帮袁术扛雷;可袁术败亡后,袁绍也会受到间接削弱。
两权其害取其轻,袁绍做出如今的选择,也是权衡利弊之后的不得已。
彼此闲聊之际,就进入了帷幕之中。
赵基端坐主位,此刻也起身展臂:“文举先生、叔茂先生请坐右席,建德将军可居左首。”
曹操口中称是,老实坐到了左首。
汉以右为尊,如果是双方军事会盟,曹操是客,理应在右首。
可孔融代表朝廷,赵戬现在挂着议郎的官职,也是朝臣,两人一起坐在右边首席、次席,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而曹操不过是杂号将军与祖传的亭侯,让他坐在左首第一也不算过分。
赵基如果想为难的话,就是让曹操站着,他今夜也得站着。
各自落座后,曹操就问:“敢问大司马,陈国战事如何?”
“我与大将军前部各军协力于汝阳击破纪灵三万余人,俘斩泰半,逃亡项城者不足五千。”
赵基端着酒碗在手中打旋:“今陈县城内有袁术叛军两万余,另有吏民男女五六万左右。我与孙策合军有十万之众,袁术插翅难逃。另,魏越整顿各军,会伺机前往项城,进围孙香、纪灵。如此,可掐断袁术最后的退路。”
曹操对此不觉得意外,因袁术的军队征召方式就有缺陷,只能打顺风仗,稍稍逆风就全军溃散,很难追击、歼灭。
随即,曹操就问:“敢问徐州战况如何?”
“刘勋率陈国诸将易帜,已联合刘玄德大破张勋。徐州各军将联合进讨淮南叛军,想来旬月间可得捷报。”
赵基身子微微前倾看曹操:“这也是我下令督促将军之意,将军再不来,如何能自证清白?”
“是,大司马指点警醒之恩,卑将不敢遗忘。”
曹操说着端起酒:“仅以薄酒,敬谢大司马回护恩德。”
赵基笑呵呵举杯示意,也抬起酒杯浅饮一口,曹操身边不缺勇士,彼此相距十几步,赵基可不敢仰头饮酒。
让典韦这些人始终待在他的视线内,这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曹操自己斟酒之际,赵基扭头看另一边的孔融:“文举公,曹建德终究是来迟了,文举公以为该如何惩戒?”
孔融略犹豫,还是说:“逆术困守陈县已入绝境,如若不能劝降,可由建德将军所部先登攻城,以期将功赎罪。”
这也是曹操的底线,再强攻,也最多不过死一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