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雅乐 作品

第335章 诸葛亮归顺曹操(第3页)

他定睛一看,只见池畔的柳荫里,至少有三张强弩正瞄准着自己的后心,蓄势待发。

“孤读过你的《九州赋》。”

曹操突然开口说道,声音冰冷而威严。他随手抓起一卷竹简,用力地掷入池中,溅起了三尺高的水花。

“‘鼎器易主待明君’,这明君是指刘氏,还是曹氏?”

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诸葛亮,似乎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池底的锦鲤被竹简惊扰,纷纷争抢着去吞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几条锦鲤吞食了竹简后,很快就翻起了白肚,显然那竹简上的墨迹中掺有剧毒。

诸葛亮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侧身一闪,那溅落的水珠便如被施了魔法一般,纷纷从他身侧滑过,没有一滴能够沾到他的衣角。

他轻摇羽扇,缓声道。

“亮七岁时,曾观荧惑守心之象,十五岁时,已能参透太乙九宫之理,然而,却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才真正看懂这乱世的真相——这乱世所需要的,并非真龙天子,而是能够执掌天下的执刀人啊。”

羽扇轻扬,仿佛一阵清风拂过,然而就在这瞬间,他的衣袖中却滑落出一卷羊皮卷轴。那卷轴展开后,上面密密麻麻地用朱砂勾勒着一幅蛛网般的图案。

“许昌城中,共有十二世家。”

诸葛亮的声音依旧平静,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蛛网。

“陈氏家族掌管钱粮,杨氏家族掌控盐铁,荀氏家族则控制着太学。表面上看,他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话未说完,曹操突然伸手,如闪电般劈手夺过那卷轴。他定睛一看,只见那蛛网的正中央,用朱砂赫然写着两个字——“曹昂”。

曹操的眼角猛地一跳,青筋暴起,他死死地盯着那两个字,仿佛要将它们看穿一般。

就在此时,暗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咔嗒声,那是弩机上弦的声音。然而,就在弩箭即将射出的一刹那,夏侯辰如鬼魅一般突然横跨出半步。

他的动作快如闪电,恰好挡住了诸葛亮的半边身子。暗中的弩手这才作罢。

诸葛亮的指尖轻轻地抚摸着金线纹路,仿佛在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秘密。他凝视着这些纹路,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然后缓缓说道。

“三点水旁缀虎纹,这是杨氏密语中的‘深潭藏蛟’。”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就在这时,他突然用手中的羽扇挑起了曹操腰间的玉佩,玉佩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魏王,您可觉得公子近来所佩戴的玉佩愈发精致了呢?”

诸葛亮微笑着看向曹操,手中的羽扇却没有放下。

“这青玉螭纹,分明是陈氏匠坊的手笔啊。”

曹操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瞪大眼睛看着诸葛亮手中的玉佩,似乎想要从那上面看出些什么端倪来。

然而,玉佩在诸葛亮的手中显得格外耀眼,曹操一时间竟然无法反驳。

“好个貂裘藏箭,美玉锁魂!”

曹操突然怒吼一声,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棋枰。黑白玉子像雨点一样滚落池中,溅起的水花中竟然泛起了毒泡,仿佛是在诉说着这场阴谋的险恶。

“传令子修,端午宴改设铜雀台。”

曹操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就说……”

他猛地拽住了诸葛亮的衣袖,只见他的玉韘机关突然弹出半寸毒刃,直逼诸葛亮的咽喉。

“新来的主簿要演‘鱼龙百戏’。”曹操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威胁,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诸葛亮,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恐惧。

然而,诸葛亮却并没有被曹操的威胁所吓倒。他微微一笑,躬身施礼,就在他弯腰的瞬间,袖中的暗袋却不小心滑出了半片焦帛。

这半片焦帛引起了夏侯辰的注意,他瞥见上面残存的“颍川”、“通婚”字样,心中猛地一震。他突然想起曹昂剑穗上新换的赤玉珠——那分明是陈氏宗女及笄礼的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