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机关之术(第2页)
刘晔闻言,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他轻捋胡须,微笑着解释道。
“我在传统投石车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这个齿轮组。如此一来,便可更为精准地控制投石车的发射力度和角度了。”
说罢,刘晔将模型放在石桌上,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深入探讨起机关术来。
刘晔指着模型上的齿轮组,详细地介绍道。
“通过这个齿轮组的巧妙设计,投石车的发射力量能够得到有效调节,从而实现不同距离的攻击。”
黄月英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当她仔细观察完模型后,突然灵光一闪,指着模型的一处说道。
“刘大人,若是在此处再添加一个活动卡榫,是否能够实现快速调整投石车的射程呢?”
刘晔闻言,眼睛猛地一亮,他兴奋地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夫人真是高见啊!如此一来,确实可以大大缩短投石车的发射准备时间。”
诸葛亮手托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过这样一来,对材料的强度要求就更高了。寻常的木材恐怕难以承受如此反复的扭力啊。”
刘晔闻言,连连点头,深表赞同。
“诸葛先生所言极是。我之前也尝试过多种木材,但都不尽如人意。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只有荆州的铁桦木最为合适。”
“铁桦木……”
诸葛亮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与妻子黄月英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黄月英随即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木箱前,打开箱盖,从中取出一块深色的木料。
“刘大人请看,这便是我家乡特产的铁桦木。”
黄月英将木料递给刘晔,微笑着介绍道。
“这种木材本身就质地坚硬,经过我特殊的处理后,其韧性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刘晔接过木料,仔细端详起来。他先用手指轻轻敲击木料,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又试着将其弯曲,发现木料虽然坚硬,但却具有一定的弹性。
刘晔的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不禁赞叹道。
“这处理手法真是精妙啊!夫人可否告知其中的奥秘呢?”
黄月英微微一笑,解释道。
“其实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蒸煮时的火候和时间控制。只有掌握好这些细节,才能让铁桦木的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正当三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之际,突然间,一阵微风吹过,凉亭檐角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仿佛在为他们的讨论伴奏。
诸葛亮闻声,不禁抬头望向天空。他观察了一下天色,然后微笑着对刘晔说。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接近正午了。刘大人,如果您不介意的话,不妨留下来一同用膳,我们可以在用餐之后继续深入探讨。”
刘晔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回答道。
“如此甚好,我正有此意呢!”
于是,三人一同移步至书房。稍作休息后,刘晔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图纸,然后将其展开在书桌上。
“这是我精心设计的攻城车改良方案,”
刘晔指着图纸,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自豪。
“然而,我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合作者来完善其中的一些细节。”
诸葛亮和黄月英闻言,都饶有兴趣地凑上前去,仔细查看起这卷图纸来。只见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数据和构造说明,显然,刘晔在设计这个攻城车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
“这个平衡装置的设计相当有创意啊!”
诸葛亮端详着图纸中央的部分,赞叹道。
然而,他随即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
“不过,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这个平衡装置的稳定性恐怕会受到一定影响。”
黄月英在一旁仔细聆听着,她点了点头,接着补充道。
“我觉得可以在攻城车的两侧加装可调节的配重块,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风力的大小随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其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
刘晔兴奋地拍着桌子,赞叹道。
“妙啊!这样一来,不仅完美地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还能轻松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
三人相谈甚欢,越聊越投机,完全沉浸在对连弩改良的讨论中,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太阳也渐渐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