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君臣夜谈(第2页)

然而,面对夏侯辰的提议,曹操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唉......可是文若那边恐怕不好办啊。”

汉高祖刘邦曾有明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而荀彧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这条底线,只要曹操不称王,那么荀彧便依然会坚定地支持曹操。但若是曹操执意要称王,那么荀彧的态度就很难说了。正因如此,曹操始终对此事心存顾虑。

见曹操如此纠结,夏侯辰毫不犹豫地说道。

“文若固然有功于社稷,但如果他胆敢阻挡兄长前进的道路,我定然不会坐视不管。当今之世,天下归曹乃是大势所趋,绝非他荀彧一人能够阻拦得了的。”

话音未落,只见夏侯辰的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曹操拍了拍夏侯辰的肩膀道。

“子轩啊,如今这三州已然被平定,接下来该派遣何人前去坐镇管理?”

曹操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继续开口说道。

夏侯辰略微思索一番后,回应道。

“兄长,依我之见,幽州可交由张辽负责。张辽此人不仅勇猛善战,更兼智谋过人,实乃担任幽州牧的不二人选。况且,典满与许仪目前仍在忙于处理高句丽的后续诸多事务,若是有张辽从旁协助,想必也能够事半功倍、顺利许多。此外,小逸和子桓也要前往乌桓增援,如此一来,有张辽坐镇幽州,咱们也大可安心无虞啦。”

说罢,夏侯辰面带微笑,目光坚定地看向曹操。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嗯,文远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出色的将领。只是不知对于并州和冀州,我们又作何安排呢?”

只见夏侯辰从容一笑,回答道。

“兄长,你即将进位魏王,这等大事关乎社稷根本。而冀州作为北境三州之一,且刚被收服不久,局势尚不稳定。因此,唯有兄长你亲自出马,在此地镇守,方可保万无一失呐!至于并州嘛……”

说到此处,夏侯辰稍稍停顿一下,接着说道。

“不妨先选派一员得力干将暂行管辖,待日后局势稳定之后再做定夺亦不为迟。”

曹操听后,脸上露出一抹笑意,转头盯着夏侯辰问道。

“哦?那子轩你自己又有何打算呢?难不成还是如往常一般,想要找个清闲之地躲懒不成?”

夏侯辰闻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笑道。

“哎呀,兄长真是了解我啊!其实我是想着返回许昌,替兄长分忧,为兄长镇守后方。毕竟许昌乃是咱们的大本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呀!”

曹操听罢,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夏侯辰笑骂道。

“好你个夏侯子轩,就知道你这家伙没安什么好心,分明就是想趁机偷懒耍滑!不过也罢,只要你能把许昌给我镇守好了!”

“那就多谢主公,体谅了。”

夏侯辰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两人又商讨一番众将的封赏事宜,夏侯辰这才告辞离去。

夏侯辰脚步匆匆地离开了曹操的大帐后,便直奔夏侯逸所在的营帐而去。

当他踏入营帐时,只见一盏昏黄的油灯正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空间。而夏侯逸则端坐在案几前,全神贯注地挑灯夜读着夏侯辰之前交给他的那本兵书。

“这么晚了,你竟然还在这里埋头苦读呢?”

夏侯辰轻声走进营帐,微笑着看向自己的儿子。

夏侯逸闻声抬起头来,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老爹你来了!你与魏公之间的事情可都商谈妥当了?”

说罢,他缓缓放下手中的兵书。

夏侯辰走到夏侯逸身边,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自然是已经谈完了。你这小子倒是真有出息啊,竟能将袁绍那老崽子一举擒获。想当年,就连你老子我都未曾做到此事呢!”

夏侯辰一边说着,一边来到夏侯逸身旁,然后顺势一把搂住他的胳膊。言语之中难掩对儿子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