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喜喜 作品

第129章 朕随口问问,你随口说说(第2页)

“皇上这话不对。”柳婵摇了摇头,“不是武将不如文官突出,而是大夏朝富庶稳定,所以文官要多一些。”

当逢乱世,打仗多了,武将才会冒头的多。

可一个稳定富庶的朝代,大家就会将心思放在入朝为官上,所以文官就多。

“也是。”萧临勾了嘴角。

这个小姑娘说话最拐着弯地夸他好,大夏朝富庶稳定,可不就是夸他治理得当?

不过,她说的确实有道理。

萧临有时候会觉得她对一些朝政是有点想法的,虽然她看似并不在意,可说起来时也总能点个一二。

他想了想,故意试探,“那你觉得朕如今重视科举是为了什么?”

这个话题就明显有些深奥了。

哪怕是放在任何一个朝臣的身上,怕是都会惊出一身冷汗,然后苦思冥想试图给他一个‘合格’的答案。

当然。

柳婵也愣了下,抬头跟他对视,似是不太明白怎么会问自己这种问题。

“朕随口问问,你随便说说。”萧临鼓励道。

帝王孤独,许多事情不能跟他人探讨,也不能被他人理解。

可没人知道,帝王也想要个知心人儿。

这个人的身份,是大臣可以,是后妃……他倒是也接受。

“为了……”柳婵说的小心翼翼,“天下太平?”

萧临挑了眉看她,示意继续说。

柳婵倒是有些犹豫了。

她眼下不太能拿的准萧临的意思,毕竟一直以来,她都毫不犹豫地将萧临当做帝王。

且……帝王都不太喜欢他人揣摩一些东西。

“尽管说就是,朕恕你无罪。”萧临看出了她的害怕,便将她又搂紧了,“婵儿,朕觉得你是第一个懂朕的人。”

柳婵见骑虎难下,索性就咬牙开了口。

她当然知道萧临对科举重视的用意。

大义来说,确实是天下太平。

这不仅仅是萧临的帝王术,更是每一任帝王都会被教导的基础。

“将天下的读书人都汇集到皇上的身边,能考中进士的人,多是极为聪明的人,这些人一心想着为皇上卖力,便不会生出其他的心思。”柳婵轻声道,“如此,便是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