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五行大道!一条路走到黑!
然而,祖龙很快便发现,空间大道,不适合他,道途可以说遍布荆棘!
既然走不通空间大道,祖龙也没有坚持,而是选择了诸如命运、时间、因果、造化等在他看来是顶尖的大道。
然而,和空间大道一样,都不适合他。
最后,祖龙选择了顺天而行,放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选择了走水之大道。
在孕育之初,祖龙就明白,最适合他的大道,就是水之大道。
祖龙只是想挣扎挣扎而已。
可见,虽然三千大道并无高低之分,但人心中的成见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祖龙心里,水之大道就是比不上时间大道,就是比不上诸如命运、空间、因果、造化等大道。
当然,不止祖龙心里这么想,洪荒中,无数的先天生灵,甚至是那些先天神魔的心里,也都是这么想的。
不过,也不怪他们会这么想。
因为洪荒世界,哪怕是根脚最底下的先天生灵,起步也都是十三阶,也就是领悟本源法则的阶段。
而稍微好一点的根脚,起步就是十六阶的天仙圆满,即掌控了一条本源法则。
再稍微好一点的根脚,那更是起步就是金仙或者太乙金仙。
如此,对于本源法则,洪荒的先天生灵可以说再了解不过了。
通过本源法则来推测本源大道,这是非常常见的思维。
由此得出,像空间、时间、命运、因果、造化等大道,就是顶尖的大道,就是比单一的五行大道要更高一个档次。
当然,如果证得大道,掌控大道后,便会知道,本源大道之间,其实是并无高下之分的。
只要在同一个境界,水之大道,也能够抗衡空间大道,也能够抗衡命运大道。
祖龙虽然领悟承载的是水之大道,但祖龙的野心还是有的,而且还很大!
他想要通过水之大道,进而领悟承载另外四条五行大道,最终五行相辅相成。
其实,所谓的五行大道,并不准确,并不是一条大道,而是五条本源大道。
常说的五行大道,只是更简短的描述金、木、水、火、土这五条本源大道,仅此而已。五行大道,并不是五条本源融合而成的一条新的本源大道。
这是错误的。
五行大道,就是五条五行属性的本源大道。
只不过,五行大道之所以比单一的五行属性大道更强悍,就是因为五行的相生相克。
比如领悟承载五行大道的强者,面对水之大道的敌人,那就用土之大道,因为土克水。
如果双方都是承载了五条本源大道的话,那么,领悟承载的是五行大道,那绝对是更占据优势的,因为五行相生,能够相辅相成,提升力量。
所以,祖龙的野心,就是领悟另外四条五行大道。
不过,祖龙虽然有这个野心,可也明白这个难度属实有点高。
领悟承载自己最适合的本源大道,进而领悟至圆满,然后证道,掌控本源大道。
一条路走到黑,才是最正确的。
除非这条路走不通。
祖龙想要领悟承载另外四条本源大道,其实也应该在他证道三十阶后再去。
因为水之大道是祖龙最适合的本源大道,而洪荒那四十九条完整的本源大道之中,就有水之大道。
水之大道的路,是能够走通的,是能够证道的。
可惜,祖龙想的并不是通过水之大道证道,而是想要等到大罗金仙后期的时候,就去领悟承载另外四条本源大道。
祖龙想要靠着五行大道,直接证道,一步登天。
这多少是有点疯狂的。
哪怕是白煜,虽说现在已经领悟承载了四条本源大道,但白煜专攻的,依旧是空间大道。
白煜是想要先用空间大道证道,先掌控空间大道,至于其它的本源大道,那只是略微涉猎,只是餐后甜点而已。
白煜自始至终,都明白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先证道,一定要先专心领悟一条本源大道。
因为,只有证道三十阶,白煜才能真正的有恃无恐。只有证道三十阶,白煜才能说在这个大千洪荒世界,真正的站了起来。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白煜可不想成为这个蝼蚁。
所以,在三十阶之前,靠着系统的辅助悟道功能,可以领悟承载多条本源大道,但质量方面,绝对得跟上!
单凭数量,在绝对的质量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就像之前遇到空间魔神杨眉的时候,要不是白煜的空间大道已经领悟到了七成,那么,跑的可就不是杨眉,而是白煜了。
哪怕白煜领悟承载了四条本源大道又如何,还不是要看领悟到了七成的空间大道。
这才是绝对的真理。
数量再多,质量跟不上,说得好听是全面发展,说得难听就是主次不分。
平均,在质量跟不上的时候,就等于是平庸。
正因为明白这点,白煜哪怕开了挂,也是一路将空间大道给领悟到了七成,而不是将四条本源大道全都领悟到了六成。
四条领悟至六成的本源大道,在面对领悟至七成的本源大道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一击即溃!
差距,就是这么大!
如果白煜的空间大道没有领悟至七成,那么,先前在遇到杨眉后,白煜估计只能离开洪荒世界了。
就跟洪荒天道一样,白煜虽然有信心能够跑路,但也只有跑路这一条路可选择。
虽然能跑路,但多少是有点憋屈的,就跟一条丧家之犬一般。
所以,白煜的时间大道只领悟到了三成,命运和因果也都只是领悟一成,可以说都是浅尝即止。
空间大道由六成领悟至七成的难度,白煜完全都可以将时间、命运和因果这三条大道都一同领悟至六成了。
可是,白煜还是选择死磕空间大道,先一步将空间大道领悟至七成。
显然,白煜的这个选择,是极为正确的。
虽然只是一成的差距,但这差距,却如天地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