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鱼的菜 作品

第82章 卖果脯,各自挣钱(第2页)

把所有的坏果挑出来,全都清洗干净后,许云苓示范了一遍怎么处理李果。

其实很简单,一刀切成两半,把核去掉,然后摊在簸箕上放到院子的架子上晒一天,把它晒软后,第二天再拌白糖放到笼屉上蒸一会,再拿出去晒,这样重复三次,经过三蒸三晒后,果脯就制成了。

流程简单,但要花费的心思还是不少,许云苓只请他们帮了一天忙,剩下的两天,她得自己操心着,把这些果子搬进搬出的蒸着晒着,每天都要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期间,她又进购了一批油纸用于果脯的包装,大笔大笔的银子就这么哗啦啦的花出去,她付钱的时候心都在滴血。

感谢魏二爷那日的慷慨,让她有这个资金支撑她的果脯事业。

好在努力总有回报,第一批成品出来后,她在码头那又重新租了个摊位,尝试卖这个果脯。

因为摆了试吃,又舍得放糖,懂得包装和营销,许云苓第一天的销售额还可以。

第二日,她改变了营销方式。

因码头上来往的客商很多,又总是会喜欢带点当地的土特产,拿回去送亲朋好友或者自己吃。

许云苓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商机,她深知要吸引这些人的眼球,仅仅靠普通的包装是不行的,所以她请了个秀才,帮她在油纸上做画,又把每一份果脯仔细称好重量,然后用带有各种精美图画的油纸,把每一份果脯都仔细包好,弄成一份份的,同一旁散装的果脯一起整齐地摆放,让客人各有选择。

远远望去,她的摊子上整整齐齐又五颜六色的,令人目不暇接,慢慢就吸引了人过去。

至于定价,在她这里散装的果脯价格是100文一斤,包装好的则要贵一些,要200文一份,一份一斤。

新奇的营销方式稍微打开了一些销路,做生意都是要细水长流的,许云苓也不急,反正果脯只要保存得当,是不会容易坏的,就慢慢卖呗。

期间周竞华带着一帮人光顾过这里,不知是不是宋怀山说过什么,他们对她的生意很是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