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河婆索命(第3页)
老张头看了看周围,显得有些恐惧,压低声音吞吞吐吐地说:
“今天一早就去鬼哭涧下游捞鱼,回来就说头晕眼花。您看这印子……老辈人都说……是撞见河婆了……”
唐泽仁突然嗅到一股熟悉的腥甜味。他掰开水生紧握的拳头,发现指甲缝里嵌着些蓝色的碎屑,在火光下泛着诡异的微光。
皱了皱眉问道:
“今天捞的是什么鱼?我能看看吗?”
老张头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衣角,结结巴巴地说:
“没……没捞着鱼。就摸了几个蓝田螺……想着中元节祭祖……”
听到“蓝田螺”三个字,在场的村民都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有个抬担架的后生甚至撞翻了屋里的条凳。
火把的光影在众人脸上跳动,映出一张张惊惶的面孔。
陈老伯的烟袋锅“啪嗒”掉在地上,溅起几点火星。他弯腰去捡,枯瘦的手指却抖得厉害,捡了三次才抓住烟杆。
看唐泽仁一脸疑惑的样子,陈老伯声音嘶哑地解释道:
“小唐大夫有所不知,我们这里有个传说,这蓝田螺……是河婆的眼泪化的。”
屋外突然刮过一阵阴风,吹得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在明灭的光影里,陈老伯开始讲述那个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
“早年间,鬼哭涧不叫这名儿,叫玉带溪。直到道光年间,那年七月半,村里最美的姑娘秀姑去溪边洗衣裳。
傍晚时分,有人看见她蹲在溪心石上,正往竹篮里捡蓝莹莹的田螺。
第二天,村里人在下游发现了她的绣花鞋,鞋壳里趴着两只蓝得发亮的田螺。
打那以后,每逢七月半,溪里就会冒出这种蓝螺。老辈人说,那是秀姑成了河婆,在收集替身……”
唐泽仁注意到,说到“替身”二字时,水生娘突然捂住了嘴,指缝里漏出压抑的呜咽。
陈老伯从墙角取来个陶罐,揭开盖子,里面泡着几个蓝得妖异的螺壳。他看了水生娘一眼接着说:
“更邪门的是,这螺离水三日不死,放在暗处会自已发光。要是煮来吃能治疗很多怪病,但是如果过量了……。”
他忽然噤声,眼睛望向床上的水生。屋里静得可怕,只有油灯芯偶尔爆出“噼啪”的轻响。
唐泽仁拿起一个螺壳对着灯光细看,螺壳表面的蓝色纹路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聚集成诡异的漩涡状,乍看竟像张扭曲的人脸。
更奇怪的是,当他转动螺壳时,那些纹路似乎在跟着光线变化,仿佛有生命般缓缓蠕动。
这时另一个小伙子做了个翻白眼吐舌头的怪相说:
“去年王二狗不信邪,七月半煮了一锅蓝螺汤,死的时候浑身发蓝,手指甲都掉光了。”
水生娘突然崩溃大哭:
“都怪我这个老糊涂!明明知道规矩,可水生说城里人高价收这种蓝螺,说有什么稀有的矿物质,能治痨病……。”
哭着将手中的布包散开,几枚蓝螺滚落在地。在油灯照射下,螺壳表面的纹路竟渗出幽蓝的黏液,在地上拖出几道发光的痕迹。
唐泽仁蹲下身,用银针挑起一点黏液。针尖立刻蒙上层蓝雾,散发出刺鼻的铜腥味。
他忽然想起《本草拾遗》中记载的“蓝泪石”,据说是冤魂所化的毒石,遇水则生蓝涎。
唐泽仁看银针上的蓝雾在空气中缓缓消散,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站起身说道:
“不是河婆索命,是……”
这时窗外突然炸响一声惊雷,震得药柜上的瓷瓶叮当作响,刚才还晴朗天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在雷声余韵中,远处隐约传来女子哭泣般的水流声。所有村民都僵在原地,连呼吸都停滞了。
陈老伯的烟袋锅再次落地,这次滚到了门边。
在诡异的寂静中,唐泽仁听见水生虚弱的声音:
“我看见……石头上坐着个穿蓝衣裳的……”
话未说完,水生突然瞪大眼睛,指着窗外发出“嗬嗬”的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