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跳梁小丑(第2页)
现在除了监护仪上跳跃的数字和波形显示,以及呼吸机的“嘶嘶”声之外,已经看不出一点儿生命迹象。
这到底是尊重生命,还是在实施“酷刑”,已经没人去深究,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已在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
早上八点二十分,泽生堂制药的质量管理部赵经理刚开完部门早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行政部的电话:
“赵经理,药监局说今天来公司检查,九点到公司,您赶快准备迎检。”
赵经理一愣,问道:
“今年的定期检查不是上个月刚结束吗?”
行政专员也不明所以,有些疑惑地说:
“我也问了,他们说是市里临时安排的专项抽查。”
赵经理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有些纳闷,泽生堂作为国际顶尖的中药企业,省里一直都非常关照,市里的部门一直都很少来检查。
虽然每年都要接受一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每次都是省里牵头,这些流程早已轻车熟路。
但“专项抽查”从来也不会抽查泽生堂,因为这种突击抽查通常只针对有严重违规嫌疑的企业,而且根本不会提前通知。
虽然心里有疑惑,还是赶快将工作布置下去,他心里很有把握,最近的生产一切正常,没有任何纰漏。
会议室里,赵经理正在和两个职员核对资料,药监局的人就到了。
带队的男子大概四十岁,戴着黑框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赵经理也是第一次见。
行政专员还没给介绍呢,带队男子就很客气地和赵经理握手,并主动介绍道:
“您就是赵经理吧?我是中都市药监局药品生产监管处的林志明。今天对你们的中药饮片生产进行专项检查,还请您多配合。”
同时递过一份加盖公章的通知书。赵经理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
文件确实是市卫生局下发的,检查事项也写得清清楚楚:重点核查“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的合规性”。
“没问题,我们全力配合。”
赵经理也点了点头很客气地回应着,心里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检查的很详细,从仓库原材料入库开始。
林志明带着两名检查员,手持执法记录仪,对每一批原料的入库记录、检验报告、存储条件进行逐项核对。
赵经理正犹豫着,是不是向上面汇报一下,这时林志明指着货架上的药材问道:
“这批黄芪的供应商资质文件呢?”
赵明示意仓库管理员调出电子档案,很自信地介绍道:
“所有供应商资质都在系统里,包括产地证明、农残检测报告。这些药材都是我们自已的生产基地供应的,绝对没问题!”
林志明翻看了看,突然指着其中一项,皱了皱眉说:
“这份检测报告上的取样量是500克,但国标要求的是1000克。”
赵明一怔,感觉这次检查确实不同寻常,他对国标也很熟悉,解释道:
“国标里写的是‘不少于500克’,我们都是自已的基地供应,所以一直就按最低要求执行,这么多年都是这样操作的。”
林志明轻轻摇了摇头,推了推眼镜说:
“文件上写的是‘推荐取样量1000克’。既然有推荐值,为什么不按更高的标准执行?”
赵明一时语塞,这摆明了就是来挑刺的。
进入生产车间后,接下来的检查更加细致。
林志明站在洗药机旁,指着操作记录说:
“这台设备的清洁验证周期是每周一次,但你们的生产记录显示,上周五生产后没有立即清洁,而是隔了一天才做。”
车间主任连忙解释道:
“我们当天生产结束后做了初步清洁,完整验证是第二天做的,这在gmp里是允许的……”
说完拿出gmp的文件标准,指着对应的条款让检察人员看。林志明扫了一眼,不耐烦地说:
“这上面说要求‘及时清洁’‘及时’的定义是什么?是生产结束后的4小时内?8小时内?还是24小时内?
既然没有明确定义,那就应该从严执行,就是要求立即清洁。”
车间主任张了张嘴,还想再反驳,但赵经理给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