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纤雪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供(第2页)

见她没有点贤妃的名,沈太后不悦地道:“皇后,哀家记得,是让贤妃、佳婕妤和柳良人协助你办案的,你现在是什么意思?”

“母后,虽然长门焚物案,或许是有人蓄意栽赃,但不代表冬喜就完全没有嫌疑,贤妃已主动避嫌,儿媳又怎么能强行让贤妃继续参与呢?”余少云顿了顿,“而且佳婕妤心思缜密,有她在,足矣。”

“娘娘谬赞,妾身不过是在旁略陈愚见,哪里担得起‘心思缜密’四字?此案自始至终皆由娘娘掌总权衡,从甄别证人言辞到推敲案情脉络,皆是以娘娘慧心为主。妾身不过是偶有浅见,在娘娘面前班门弄斧罢了。”谢知意淡定地解释,“还请娘娘收回这番夸赞,莫要折煞了妾身。”

“皇后,哀家令贤妃、佳婕妤与柳良人辅佐于你,不是让你可以借此推诿的。”沈太后将佛珠重重置于榻几之上,玉珠相击发出清越之声:“贤妃乃皇帝亲封四妃之一,素以沉稳端方着称。其主动避嫌虽显体贴,然此事关乎后宫安定,容不得丝毫轻忽。长门焚物一案非同小可,背后或隐有更深层之图谋,若处置失当,恐致宫闱动荡,更累及前朝政局。你身为六宫之主,当明担当之责,不可因私谊而有所偏废。”

殿内气氛骤然沉肃,余少云垂首敛眸,掩去眼底翻涌的怨怼与不甘,“母后明鉴,儿媳并非推诿卸责,更非因私废公。只是念及贤妃位份尊贵,且此案直接牵涉其贴身宫婢,为避免外间流言有损贤妃清誉,故请其暂避锋芒。既蒙母后训诫,儿媳自当以宫闱安稳为要,不敢稍有懈怠。”

言毕,她转首望向贤妃沈落霞:“贤妃无需再行避嫌,随本宫同去听取冯秀女与小荷之供词。或许能从中寻得新线索,尽早将真凶缉拿归案。”

“谢皇后娘娘恩典。”沈落霞起身行礼,“妾身定当悉心效力,随娘娘查问供词,找出真凶,不负太后娘娘所托。”

太后意在借她插手案务,故她只需作壁上观,太后自会明里暗里施压,逼得皇后不得不将她重新列为协查嫔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