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抗盐碱性(第2页)

浸种六小时后,稻种被捞出来沥干,裹在湿纱布里放入恒温箱。

李旭设置的28度正好模拟春季最理想的发芽环境。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确保通风均匀。

\"以前我们哪有这些设备,\"李宝胜看着儿子操作,忍不住感慨,\"全凭手感,冷了抱怀里暖,热了摊井边晾。\"

李旭笑着没说话。

他何尝不知道,正是这些看似\"土气\"的经验,构成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根基。

其实这些,可以让父亲或者公司员工去做。

不过,为了让稻种生出特性,

他都要亲自照料。

三天后,稻种露出嫩白的胚芽,像无数个微笑的嘴角。

李旭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

这苗床可不一般——底层是桃山特有的红壤,中层混了发酵羊粪,最上面铺着细如面粉的河沙,保水透气两相宜。

\"你这苗床,比人家养孩子的床还精细。\"李宝胜忍不住调侃。

李旭笑而不语,心里却清楚,好苗床只是基础,真正的奇迹还在后面。

果然,秧苗冒出青尖的第五天,李旭在晨检时发现了第一个特性——【抗盐碱性】。

信息框清晰地浮现在嫩绿的秧苗上方,在朝阳下泛着微光。

【水稻:品质1】

【经过农科院专家精心培育的杂交水稻,能够在轻度盐碱地上生长】

【抗盐碱性+1】

盐稻12号,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

但是,稍微重一点的盐碱地就不行了。

而国内盐碱地超过15亿亩。

堪比18亿亩的基本农田。

而具有开发价值的盐碱地达到1.5亿亩。

就算是这1.5亿亩地,

盐碱含量都很高。

李旭了解过,盐稻12号可以种植的区域,仅仅是几百万亩。

就算如此,

这个品种研究出来时,依然轰动一时。

获得国家奖励。

而系统出现的这个【抗盐碱性】,李旭相信其真正的效果绝对碾压盐稻12号。

但是,具体如何,还需要到时候再验证。

李旭继续一天天的泡在稻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