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3章 海瑞!(第2页)

【但其母重视其教育,借钱也要让他读书,对海瑞教育严苛】

【跟许多历史上留名的天才文官不同,海瑞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28岁才中秀才,36岁中举人,之后两次参加会试均落第,最后放弃会试以举人的身份进入仕途】

唔,就这份履历来看的确平平无奇。

许多人眯着眼睛看着海瑞的生平咂巴了一下嘴巴。

如果说放在某一个时代,能考上举人做官已经超越了无数百姓,但要是放在历史长河之中,海瑞这份履历就完全拿不出手了。

【海瑞以举人的身份前往了福建南平县当教谕,在任上他严格整顿学风,禁止学生对上官阿谀奉承,有一次御史巡学,从老师到学生全部跪迎,只有海瑞站在那里作揖迎接】

【其自称教官乃师长,不应跪上官,也因此被人戏称为笔架山】

【五年后海瑞出任浙江淳安知县,在任上清廉自律、整顿吏治、断案公正也被民间称为海青天】

【之后又任江西兴国知县,在任上清丈土地、减少徭役,打击豪强,逐渐得到中央关注,1564年因政绩被调入京城,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如果只是这样,那海瑞除却一个好官的名头似乎也别无其他说道】

【然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瑞写下了那封著名的《治安疏》】

【这一封奏疏出现在彼时的嘉靖朝,可谓是将天都捅出了一个缺口!】

天幕上一个个画面不断出现。

“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

“先把那九个县淹了,干脆先让浙江乱起来!”

“再苦一苦百姓!”

“改稻为桑乃是国策,死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全浙江的人死绝了都要改!”

“九个县的堰口都裂了!”

“几百万生民,千秋之罪啊!”

“这世上哪有金汤一般的河堤!”

“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死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就当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口肉,这块肉一烂,严党这个脓疮就到了该挤的时候了。”

“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可要是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闹翻了天!”

画面不断闪过,站在大明权力最高层的那些人,没有谁真正的将百姓的命当做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