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西北联军四(第2页)
但他也没有办法,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士气也越来越低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的土山一天天增高。
城下的明军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工作,炮车的轰鸣声、士兵们的号子声、铁锹挖土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攻城序曲。
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土山建成的那一天,等待着总攻的命令。
这日夜里,圭圣军的几位将领围坐在篝火旁,手里摩挲着特制的弓弦,话题不知不觉就绕到了火药上。
周赫往火堆里添了块干柴,火星子噼啪溅起来,映得他脸上满是兴奋:
“巨鹿大战时,那没良心炮一响,满清的八旗兵吓得屁滚尿流,可惜就是射程太近。雉鸡峡到是定向爆破,那连环炸药用得真是痛快,可萨人的阵型瞬间就散了。”
他吁了吁,眼神瞟向蓝池城紧闭的城门。
“依我看,不如调些火药来,试试能不能把这城门炸开,省得在这儿耗着。”
陆惟君跟着点头,大手在一块牛皮革链上摩挲:
“可不是嘛,这城墙再结实,城门总归是木头做的,只要火药够量,保管能炸出个缺口。到时候咱们一拥而上,比在这儿天天堆土山痛快多了。”
几位将领纷纷附和,想起火药在战场上的威力,心里都泛起一阵热乎劲儿,那种不用短兵相接就能撕开防线的力量,比马刀更让人踏实。
谭威站在帐门口听着,心中有些复杂。他知道这些将领是见识过热武器的威力,才会对火药如此依赖,这对于转型时期的军队来说,是个好事。
但是谭威也有自己的顾虑,不是他不想速战速决,而是怕打完联军就解散,自己拿什么对付吴三桂和满清。
待议论声稍歇,他还是掀帘而入:
“想法不错,但火药不是地里长出来的。”
他指着案上的地图,戳着辟州、瓜州的位置。
“这两处的火药库早就空了,上次雉鸡峡用的,还是从营州军械库翻出来的陈货。要调火药,只能去班州或者更远的庆州,一来一回至少一个多月。”
他抬眼掠过众人:
“咱们现在用的是困城计,耗得起。可萨人存粮不足,撑不了太久,没必要费这个力气,况且普通火药还不行,得颗粒加工,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
将领们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虽有些不甘,却也明白谭威说得在理。火药金贵,调运路上销费糜比例太大,确实犯不上为了早几天破城冒险。
议事的重心很快转到了后勤上,谭威对着赵岩叹道:
“这围城之战,拼的不是刀枪,是粮草、是士气、是源源不断的补给。得选个可靠的人去瓜州,跟王署抚对接一下。”
赵岩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沉吟道:
“圭圣军的军需官里,安盛是老资格,跟地方官打交道最有一套,可惜他现在在营州主持军械库,走不开。”
他顿了顿,又道。
“现任的张晗也不错,管军需这半年,账目清清楚楚,从没出过纰漏。”
谭威闻言,想起那个像杀猪贩肉的书生秀才,一股子反差无语涌上心头:
“张晗啊,我知道他,前几日还跟我念叨,说不想一辈子埋首账本,想回作战部队冲锋陷阵。”
谭威敲了敲案几。
“不如就让他去当这个联络官,要是能把差事办好,我就成全他的心愿,调他去骑军营。”
赵岩愣了愣,随即点头:
“这主意倒是两全其美,既给了他历练的机会,也能让他踏踏实实办差。”
聂超彬正应谭威召走进帐内,恰好听到里面在商议给一个幕官张晗做联军联络官的事,下意识的担忧出口:
“总督,属下觉的派一个书生秀才去瓜州联络有些不妥?”
谭威见他神色严肃,便示意他说出担忧:
“聂将军觉的有何不妥?”
。。。
“张晗既然是秀才出身。”
聂超彬斟酌着措辞,语气里带着几分顾虑。
“读书人向来清高,怕是打心底里不屑于跟咱们这些行伍出身的人混在一起。他管军需账目是把好手,可联络官要跟地方官周旋,要跟驿站的驿丞打交道,还得应付路上的盘查,这些琐碎事,跟拨算盘珠子完全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