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突破西域一(第3页)
夜幕深沉,更多番村百姓打着火把赶来,白发苍苍的老妪颤巍巍地跪在他面前,用带着口音的官话询问:
“凌州的城门还挂着灯笼吗?黄河边上的柳树还绿着吗?”
年轻些的汉子则红着眼眶,说起当年全家被掳至此地的惨状。江宏业一一作答,声音逐渐沙哑,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人群才渐渐散去。
院中木盆里堆满了面饼,每一块都凝结着沉甸甸的乡情。
后来他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面粉比金子还珍贵。张大兴一家为了这顿面饼,已经把下半月的口粮都拿了出来。
江宏业躺在临时拼凑的床铺上,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心中翻涌着难以名状的感动与酸涩。
晨光微露时,尖锐的叫骂声撕破了村庄的宁静。
“你们这些贱汉!把粮食都给外人,为何不给我们!”
江宏业猛地坐起身,披风滑落也浑然不觉。院墙外传来推搡声、瓷器碎裂声,还有孩子惊恐的尖叫。
他冲向门口,眼前景象让他瞳孔骤缩,三名蒙古汉子正揪着一名中年汉人的衣领,皮靴不断踹向对方腹部。那汉人怀中死死护着个布包,散落的面饼碎屑沾满泥土。
“住手!”
性急的亲卫赵虎暴喝一声,铁塔般的身躯猛地撞开人群。蒙古胖汉尚未反应,已被一记老拳揍得踉跄后退,鼻血喷涌而出。
“反了你们!”
蒙古胖汉抹了把脸,对着远处帐篷大喊,顷刻间马蹄声由远及近,十余名挎刀的蒙古军士策马而来,弯刀在晨雾中泛着冷光。
圭圣军迅速列阵,盾牌相撞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江宏业注意到蒙古人握缰绳的手微微发颤,即便只有二十余人的圭圣军,气势也足以震慑常人。
“为何伤人?”
一名戴着狼头护腕的蒙古汉子用生硬的汉语喝问,目光扫过地上的面饼,突然嗤笑。
“为了这点破烂?”
。。。
“问他!”
江宏业指了指仍在喘息的汉人,那人艰难地抬起头,嘴角挂着血沫:
“他们。。。抢我们的口粮。。。”
话音未落,挨打的胖汉突然冲向一旁的张大兴,铁塔般的身躯带着劲风。
“老东西也敢多管闲事!”
他的巴掌尚未落下,亲卫陈七已闪电般扣住他手腕,反手一拧,疼得胖汉嗷嗷直叫。
“拔刀!”
蒙古军士们齐声怒吼,弯刀出鞘的寒光映亮众人面容。圭圣军毫不示弱,刀刃与空气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千钧一发之际,江宏业猛地抽出腰间令牌,黄绸上“土甘都督府令”六个朱砂大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我乃谭威都督使者!伤我即为宣战,谁敢造次?”
空气仿佛凝固了片刻,狼头护腕的汉子盯着令牌,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是知晓谭威作为的。
最后低声咒骂几句,猛地挥刀劈向身旁木桩,木屑纷飞中调转马头:
“退!”
马蹄声渐远,张大兴颤抖着抓住江宏业的衣袖:
“官爷,您救了我们。。。”
江宏业却望着满地狼藉,心中五味杂陈,面饼事件像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
当他们的队伍离开村庄时,汉人痛打蒙古人的故事已传遍十里八乡。张大兴逢人便讲:
“那亲卫一拳就把蒙古汉打飞!”
“谭都督的使节腰牌一亮,那些蛮子屁滚尿流!”
村民们围在江宏业身边,听他讲述淳水大战的经过。当听到谭威设伏击败呼查哈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谭将军真是咱们汉人的大英雄!”
白发老者颤巍巍地抹着眼泪,不出半月,简陋的农舍里纷纷悄然挂上了谭威画像,虽画工粗糙,却寄托着边地汉人对庇护者的殷切期盼。
这场冲突如同撕开了边陲平静的表象,将民族间积压的矛盾暴露无遗。江宏业在随记中写道:
“边民之苦,在于弱肉强食,而谭公之志,皆汉化而平等。”
江宏业临行前不仅僭越以谭威土甘都督的名义写了藩地汉民保护状,还留了许多钱财物资给此地汉民。
他一路记录一路宣讲,本为碾入尘埃的躺平罪官,如今却找到了苏武、班超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