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凌州之战三(第3页)

再加上吴三桂隐晦的暗示,以及对蒙古骑兵战力的忌惮,让他本能地抗拒谭威的提议。

“谭威啊谭威。”

他对着信纸喃喃自语。

“你真心来援,我承你的情,但我好歹也是你的前辈。。。”

话音未落,营外传来一声巨响,大地都为之震颤。黄崇却不为所动,反而从琴架上取下焦尾琴,缓缓坐定。

手指轻抚琴弦,《十面埋伏》的激昂旋律在帐内流淌。

黄崇微闭双眼,沉浸在琴音之中,仿佛外面的喊杀声只是背景音。掌书记贺赧突然冲了进来,满脸惊慌:

“大帅!蒙古人两次炸进营门,陆将军快顶不住了!”

黄崇的手指依旧在琴弦上拨动,头也不抬地问道:

“你且说说,本督这琴艺比起京城的琴魁廖广陵,可还入得耳?”

贺赧一愣,看着主帅镇定自若的模样,到嘴边的急报又咽了回去。

“回大帅。”

他定了定神。

“督帅的琴音刚劲中透着沉稳,颇有孔明之感。”

黄崇这才睁开眼睛,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而帐内的琴音却愈发铿锵,仿佛在与战鼓争鸣。

这种看似不合时宜的从容,正是黄崇的处事之道,作为一军主帅,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保持镇定。

当众将看到主帅抚琴自若,自然会安定军心,而那封谭威的密信,既不能公然违抗寒了盟友的心,也不能轻易听从损了自己的威严。

在这微妙的平衡中,他既要展现对局势的掌控,又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琴音与战鼓交织,黄崇的手指在琴弦上翻飞,心中却在盘算着下一步棋。

这场战斗远未结束,而如何拿捏谭威这个手中剑,才是真正的考验,既要保住颜面,又要守住城池,还能在表面关照晚辈的虚像下,让谭威不断给自己当打手,这份火候的拿捏,才是他屹立不倒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