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巨鹿大战四(第3页)

杨嗣昌倒也不是跟卢象升有仇,他当初与崇祯密谈,希望私下与满清和谈,本意是争取时间来休养生息,攘外先安内,结果横空出来个卢象升,这家伙还打了几次胜仗,这就让崇祯态度开始转变,自己的主张变成了猥琐的卖国行径,这可了得。

杨嗣昌的理念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这才符合古代人臣的形象,不需要卢象升那中莽汉,就知道杀杀杀,按理来说,杨嗣昌不属于投降派,他真的是想先和谈,维持现状,等大明喘息过来再猎杀建奴,可是这需要按照自己的步骤来呀,你卢象升一开始就破坏了维持平衡的基础。

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高起潜,他驻山海关,与满清对峙,按理说维持现状最好不过,赏银拿着、兵血喝着、军权握着,这日子多好呀,可卢象升厮非得好日子不过,与那建奴拼杀,关键是打的还不错,这就让皇爷主子有了想法,自然自己日子就不好过了。

除了这二位,还有很多有想法的人物,他们无一例外的看不上卢象升的打打杀杀,至于国家尊严、民族利益、百姓疾苦,他们不在乎。这些人目前就一个想法,让卢象升吃点苦头,建奴加把劲,让皇帝陛下认清现实,把一切拉回谈判桌上,这时依靠的还得是他们文官。

基于此,抽调卢象升的兵力就成了共识,哪怕还有些尚有理智的官员上奏,那也是喊破喉咙也也无济于事。

皇陵周边,满清开始挑事,卢象升这边又被抽掉了万人,就是剩下的各部军队,也是朝中各派的影子,并不团结。

卢象升在帐内无奈苦笑,这时传令兵入内,报告了刘音押回谭威的事,卢象升听后直接摔了手中的杯子,杨廷麟闭上了眼睛,微微叹息。

另一边得了圭圣军指挥权的赵忠坤开始浪了起来,张龙这个良家子出身的职业士兵,只能默泪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