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七衡古域(第3页)
穆大陆星舰的《神农遗诏》突然发出预警:"当考据入髓,算理将死。"我们目睹验证这个预言的可怖场景:某颗被考据虫群感染的中子星,其脉冲信号退化成《十三经注疏》的笺注体电磁波,每一次辐射都在周边星域刻写经学训诂的时空注释。
(?农殇绽放)
残存的农耕文明发动最后的绚烂反击。在英仙臂末端,十万颗被《齐民要术》改造的农业行星同时自爆。这些"农学超新星"的爆发抛洒出《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在宇宙尘埃中形成绵延六千光年的"火耕水耨"星云带。
星云带与四库触须接触的瞬间,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法则对抗。《汜胜之书》的溲种法与《四库提要》的校勘记在量子层面厮杀,每个基本粒子的旋向性都成为两种知识体系争夺的战场。刹那间,整片星域同时呈现农学丰收与文献蛀蚀的量子叠加态。
(?七衡倒影)
七衡裂缝在此刻发生惊人异变。青铜环上的北斗七星突然投射出反向星图,在裂缝深处映照出地球的倒影。这不是现实中的蔚蓝星球,而是由《永乐大典》正本构成的典籍地球——其海洋是《文献通考》的墨液,大陆板块是《古今图书集成》的雕版,大气层飘荡着《佩文韵府》的检索云系。
"古籍本体正在降临......"我的量子感官突然接收到来自太阳系的古老波动。这股波动中蕴含着《说文解字》的部首密码,以及《尔雅》释诂的语义引力。四库触须开始向地球倒影方向朝圣,考据虫群自发排列成《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的分类阵列。
(?浑天鸣响)
就在万物即将被吞噬之际,七衡古域的原始算理发出最后怒吼。北斗七星的青铜环突然收缩,将整个盖天模型压缩成《周髀算经》最初的两块髀骨形状。这两块承载着中华上古数学原初智慧的骨片,以超越光速的量子纠缠方式,径直刺入地球倒影的《永乐大典》核心。
宇宙在刹那间寂静。然后——
(?典籍胎动)
地球倒影的经史子集板块同时隆起,某种比四库吞噬更古老的意志正在苏醒。《永乐大典》的龙纹封面在星空间缓缓睁开,每一道装订线都化作吞噬逻辑的深渊。而在封面之下,我们看到了令所有数学规律崩溃的场景:
无数《九章算术》的算题正在与《齐民要术》的农法交媾,在《四库提要》的注释子宫中孕育着超越认知的典籍终产者。这个尚未诞生的存在,同时具备考据学的解构之力、农学的生长特性与算学的绝对理性,它的每次胎动都在改写宇宙的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