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树 作品

第136章 包袱(第3页)

  但二人后面的话,他确实听不到了,他脑中再次出现那一晚的画面。

  看着像是道士说动了老和尚,实则两个老和尚也只是仅仅将放在外面的金银交给了两名老道,俩老道看到了‘抽屉’里的金银,便将自己的包袱取来,全都装了进去,是不是装的时候就分好了金银?还是说那‘抽屉’里只有银子,俩道士也确实只带了一个包袱……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还在主殿内,庙里来人了。

  来人有身手,不用走庙门,老和尚听到动静赶紧出去了,俩道士急急将包袱系好,殿内四壁皆空,他们只能将包袱放在佛像侧面的台基上,他们应是知道来人是谁,那一刻他们俩见到为数不多的银子,或许想的是私吞。

  在院中发生了什么?为何来人会将他们四人都冻死?四人身上并无抵抗伤,也就是来人并没有拳脚相加的逼问金银藏在何处,他们是没有见到那个包袱还是说看不上包袱里的那点银子,才没有动那个包袱?又或者是两个包袱,他们只拿走了装金子的……

  说不通!

  贾川长出一口气,在地上捡起一根细细的树枝,用手擦了擦,叼在嘴上。

  那个包袱应该是那些人成心留下的,之后数日里,他们频繁出入小庙,没理由将那个包袱落下,为何要留下?

  贾川先将这个想不通的地方放到一旁,他扭头看了看四周,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如果现在坐在他身边的是上一世的同事,很多线索理应在第一次上山的时候便都查明了,可他呢?也不知道是天冷冻着脑子了,还是业务生疏了,有多处没有及时查证,地窖旁的痕迹是他当时没时间仔细勘察,那后院的院墙呢?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么大的疏漏。

  四人应该是死后被扔出后院,而后被抛尸山下枯井的,那就是死在庙内的,庙内一定有这么一块儿地方有四人蹲靠躺,即便后来有村民进进出出,只要仔细些,应该能找到这么一块儿地方……

  贾川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小案子,痕迹明显的他一个人能应对,这么大的案子,他要瞻前顾后的,脑子必定不够用,这么一想,贾川立刻原谅了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脑子继续分析下去。

  这座小庙在最初建的时候便不是本着认真负责虔诚的态度,佛像建的都不是很庄重,却装了一个机关抽屉……

  这伙儿道士来就是为了银子,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道士,这些年传宗接代的就为了找到这些金银,可他们之间并不团结,这一点,贾川很肯定。

  冻死的两个道士若是真心想留宿农户家,包袱里又有银子,虽说不能露富,但表示不白住还是可以的,再说,村民中大多都很淳朴,怎会一路走来一户愿意收留的都没有?是村民刁难还是……道士引导着村民刁难?

  最初贾川不知道庙中藏有一个宝藏的时候,便曾推断村民被老道带了节奏。

  牛鼻子对秃驴,这是村民觉得好玩的事,但道士要装出不知道山上有庙,村民忽见有道士上门也不会马上想到山上那两个老和尚,怕是需要两个老道提醒。

  唉,贾川心想:走访摸排人手不够,交通又不方便,不然这件事挨家挨户的问问,总会问出点什么来佐证。

  老道本可悄无声息的上山,甚至不让村民知道,可他们不仅要让村民知道,还要让村民跟着前去见证他们的入住。

  首先,这两个老道肯定没想着要老和尚的命,其次,这般大张旗鼓的让村民注意到他们借宿寺庙,肯定不是为了宣传佛道关系融洽,若非为了宣传,吸引村民注意力更大的可能应该是自身的保护,也就是说这一趟两个老道知道危险很大,那些不团结的人们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挑选了他们两个上年纪的,像是弃子……所以,刚才想的那一幕应该是错的。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