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树 作品

第67章 难做的新差事(第3页)

贾川下意识的点头,他是听明白了,朱瞻基就是想借用朱高煦对他的‘偏爱’:看不惯我,又杀不掉我,我还能不断的给你找麻烦,没事在你面前晃一晃,你想冷静一下,我偏不让你冷静……

贾川偷瞄了一眼朱瞻基,原来宣德年间朱高煦谋反是被朱瞻基设计的呀,他这是不给汉王准备妥当的时间,所以这次谋反被当做个笑话,流传百年。

史书上怎么说来着有没有提到贾川这个名字这事儿若是办成了,史书上怎么也得提一句吧

贾川又呆愣住了。

“你带回来的那兄妹俩,功夫都不错,朕再安排几个锦衣卫的好手跟着去,山东提刑按察使司指挥使……朕自会与他交代清楚。”

贾川知道这不是在与他商量,只能点头问:“我何时动身”

“不急,二叔眼下正在思过,过一过,过个十天八天的,等他觉着心情好些了你再过去,先到济南,之后如何行事全看你,眼下你在北京待几日,刑部有个案子,与安平伯一家有关,就是想与你那位捕头大哥的妹妹议亲的安平伯,顺天府报到刑部,刑部报上来……哼!安平伯甚得祖父信任,行事便有些张狂,此案……朕又不能先夺爵,你帮忙看看,尽快将案子查明定罪,回去告诉你那位捕头大哥,这门亲事,不可为。”

贾川又蒙了,他使劲想了想,问:“我眼下升职了吗可,就算升任按察使司经历司经历,那也是山东的,插手刑部案子,能行”

“朕又没让你大张旗鼓的查,你会看到卷宗,然后用你之所能,查明真相,不用理会那些官员是何反应,朕要的是你查到的实证,他们查不到,朕便找个人查。”

……

贾川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他脑子有些乱,直到在甬道上见到等在那里的海寿,贾川才回过神来。

要说也怪,他与海寿不过相处两日多,期间可没少遭到海寿的白眼,可眼下见到竟是觉着很是亲切。

海寿也是一样。

贾川快步向前,海寿慈祥的看着贾川,待贾川到了近前,海寿说:“好像是又长高了。”

“你怎的瘦了”贾川关切的上下打量着海寿问。

“回宫后事儿多。”

“你等在这里是有事要交代我”

贾川扭头看了看四周,出宫只是小太监带路,未见钱贯,眼下海寿身边也有两个小太监跟着。

海寿没有说话,只是转身朝前走,贾川赶紧跟上,小太监们跟在身后。

“皇上对你,是极信任的。”

“哦。”

“有些事你做最合适。”

“嗯。”

“皇上回京后一直不得闲好好歇息,单独与内阁,各部官员见面也未曾像今日这般,说了这么多,你可知是为何”

贾川知道这是要给甜枣吃了。

“你要做的事虽说算不得大事,却对时局颇有影响,这不是只有皇上信得过便能做的,你有这等能耐,才有这等机会。”

贾川不知如何接话,他倒是想说他不稀罕,能说吗

“皇上说你不是个贪图荣华富贵之人。”

贾川垂着头,想说‘我是!’

“皇上说你一步步踏实上来,将来能稳当些。”

贾川心说‘开始画饼了。’

“人这一辈子讲究一个机缘,你是个有福的,多少人眼巴巴的盼着能得皇上青睐,你稀里糊涂的便得到了,但……”海寿压低声音:“凡事……还是要先保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尽力就行了。”

“刑部这个案子……”

“这个案子我听说了,说与安平伯府有关吧,却无实证,说与他家无关吧,却又处处指向安平伯,且案子已经查到永乐年间……”

“命案”

“自然是命案。”海寿扭头看向贾川低声说:“皇上想整治这些勋贵,之前便有人参过安平伯骄纵枉法,只是缺少实证,这些勋贵他们仗着当年的功绩,行事确实太过张狂,总要有只出头鸟。”

贾川深吸一口气,这是要用他做一起冤案

“可这些勋贵早便在京城织出一张网,想要动他们,难啊!”

贾川呼出一口气,说:“这是看准了我谁都不认识,查到实证又可直接上报皇上……锦衣卫不是一样吗他们……”

海寿摆手道:“皇上要的是民心,有些事锦衣卫可做,有些事……太过强硬了不好,皇上说要有理有据,以德服人。”

贾川下意识的点点头,问:“皇上让我帮一下刑部,我听着咋就那么不得劲呢我算老几再说,万一我不行呢”

海寿笑道:“皇上说让你帮一下刑部,你以为是帮什么只是帮着查明案子我看未必,更多的是想将一些人晾晒出来,你莫想那么多,这北京城中你认得谁需要给谁留体面有些人啊,也该挪挪窝了。”

贾川听罢可没有半点放松,相反,他觉着这件事不见得比去骚扰汉王容易,海寿说他们早便织好了网,他突然蹦进去怕是寸步难行,可朱瞻基给他的时间可并不多,几日时间够干什么的他门还没摸到门呢,便要启程去济南了,到时算功还是过

……

海寿没有送到宫门口,临分别前递给贾川一块象牙做的牌子,说:

“你有急事回禀,便拿这牌子到宫门口递上来,皇上自会安排人来接,这几日你先住在高家,刑部的人会去找你,你对他们无需客气,客气了反倒办不成事,你身后有皇上撑着,谁都不用怕。”

贾川苦笑着接过牌子塞进怀中,说:“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皇上为何这般看好我,唉,你说的倒是轻巧,人都让我得罪干净了,来日京城我还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