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树 作品

第35章 各方心思(第2页)

……

贾川在惊讶的时候,李顺的内心在翻滚。

钱贯给他的信是徐恭写的,大致意思就是:凡事多与贾川商议,以贾川的意思为主。

李顺想过京城的消息会如何,不过两种,一种贾川无事,一种贾川有事。

可他没想过没事成这个样子,且这次剿匪,锦衣卫只算是从旁监察,监察什么自然是监察谁办差不利,这次卫所调兵,布政使拨款,两个县衙出衙役,卫所指挥使亲自指挥,还有个副指挥使,若是没能将山匪一网打尽,又或者没能留下活口,能是谁的错

锦衣卫行事向来是以皇上的思虑为主,皇上正看他顺眼呢,你偏上前说他不好,结果会如何

最后一点拿捏贾川的法子都没有了,李顺心里能不翻腾

好在翻腾一会儿便也就想明白了,斗不过便认怂,只要是对升迁有帮助的,都不叫受委屈。

崔有志的情绪也不稳定。

只听旨意的意思,经承和副指挥使怎能同时出现这是要提拔还是要敲打

崔有志有些把握不住,而眼下剿匪之事也很难办,若是有什么闪失,……万事都因黄芦岭巡检司而起,这地界偏就隶属东照县,小东山还就与黄芦岭挨着,要说之前的事他还能撇一撇关系,剿匪这事儿若是最终跑了几个山匪,还是从黄芦岭跑的,那他是否还能全身而退

崔有志觉着有必要开个小会,好好商议一番。

卫所之前参会的人已经快马回去请指挥使了,这位指挥使知道旨意之后,怕是也会寝食难安。

不怕有差事,就怕要结果。

一道旨意,最开心的或许便是贾川。

……

用过饭后,贾川便被叫回县衙开不知道第几次会议了。

钱贯自然有衙役们送去驿站歇息,虽说不着急回,也只是不着急即刻回,歇一晚上后,他们会在各级官员的欢送中离去。

贾川在整个会议期间表现得相当自若,看不出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哪怕中间卫所指挥使韩镇赶到,与他寒暄,他也没有什么表情上的变化,这给在场所有人都留下了一个‘城府极深’的评语。

没人知道这一晚贾川如坐针毡一般的焦虑,所有人都从旨意中看到了朱瞻基对他的信任,他一开始也这么认为的,可随着雀跃的心情慢慢沉静下来,他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贾川在上一世养成了开会走神的毛病,除了重要的案情分析会,其他的会,不走神没办法坚持着不睡着,所以会议开始之后,贾川便开始走神,开始品味旨意背后深层的意思。

韩镇到的时候,贾川正好想明白经承和副指挥使同时出现的含义,仿佛朱瞻基就站在他面前,指着他说:“想做哪个你最好想清楚!若是查出你有意误导,有所隐瞒,小小的经承对你都是奢望。”

他怎有心情热情寒暄

可剿匪这事儿,他是真不懂啊,这也是上一世养成的臭毛病,胆小嘛,自己不擅长的总要学会了才肯张嘴说两句,对于他这种无根基,无背景,无依靠的三无人员来说,试错的机会太少了,他不敢。

在这里也一样,所有人都想听听他的意见,他能想到眼下他说什么可能就会按照他说的去执行,别看只是个副职,他怎敢轻易开口

可贾川心里明白,剿匪成功与否关系着他的前途,甚至性命!

怎么又跟性命扯上了好像从土地庙那一夜,他就一直在保命,以为送走了朱瞻基这座瘟神,他便长出飞翼,可以起飞了,哪知只是噩梦的开始。

只是那把能要命的刀换了人握罢了。

贾川在会议期间表现的冷静和谦逊,让韩镇有些捉摸不透,几次询问贾川意见,贾川的回答都是:“我不懂,听你们的。”

几次下来,与会人员又统一的有了同样的结论:这是只想要功劳,不想担责呀。

这也算是让韩镇舒了一口气,他来的路上便知道东照县突然出现了一位太子身边的人,官职很低,却领了剿匪副指挥使的头衔,他最怕这么个棒槌瞎指挥,眼见贾川这般识趣,别管目的是什么,倒是正合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