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树 作品

第32章 李顺的心思(第2页)

李顺一路上都在揣摩徐恭的心思,他能看出来徐恭对贾川这个人不信任多些,便想着表现出对贾川的不满,让徐恭认为让他守着贾川最稳妥,便可不用遭受马背上之苦。

可事态却比他们想象的严重的多,所以徐恭需要亲自回去,李顺如愿以偿的留了下来。

这个变化对李顺来说是好的,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若是贾川最终被咔嚓了,他没什么损失或许还算功劳一件,若是贾川日后飞黄腾达,他跟着贾川这段时间必定会结下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养成贾川事事听从的习惯后,只要贾川仕途好走,他的也差不了。

这如意算盘在贾川翘起二郎腿的那一瞬间,在李顺心里开始散架,李顺正襟危坐,觉得有必要让贾川知道知道什么是锦衣卫!

贾川闭着眼听着李顺先介绍了一下何为‘锦衣’乃是赐服,飞鱼服便是皇上特准锦衣卫穿着的工服,当然并非所有锦衣卫的人都可穿着飞鱼服。

而后李顺又介绍了一下锦衣卫的前世今生,着重介绍了一下锦衣卫手里的权。

贾川总结,锦衣卫前身是拱卫司,原本是朱元璋的卫队,负责皇上出行的保卫工作,同时也是皇帝的仪仗队,既然是仪仗队,那便是皇帝的脸面,自然是着装整齐威严,便也就有了飞鱼服和绣春刀,那个时期,拱卫司手中还没有什么权利。

既然是朱元璋的亲卫,开国初期事儿又多,朱元璋免不得要派自己人去打探情报,私下惩处大臣,于是,锦衣卫诞生了,全称‘锦衣卫指挥使司’,其下领有十七所,还有南、北镇抚司。

这个机构的可怕之处在于,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直属皇帝指挥,属于是皇帝指哪他们打哪,皇帝没指,他们也可想法子让皇帝指向他们想要的方向,反正他们可随时向皇帝汇报大臣们的所谓‘异动’。

很快,朝臣谈‘虎’色变,就没有不怕锦衣卫的。

锦衣卫另一个可怕之处便是不受司法管辖,遇到反抗者,格杀勿论,他们还有自己监狱——诏狱,此狱名气之大,大过了天牢。

而锦衣卫也不是那么好进的,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面试,还要通过各种训练,从中选出来的才可进入锦衣卫。

进了锦衣卫,那便是妥妥的可以扬眉吐气了,至少李顺是这么觉着的。

但朱元璋是谁鸟尽弓藏玩的最溜的,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意识到这个机构的危害,便下令撤销锦衣卫,百官消停了几年后,朱棣来了。

朱棣重启锦衣卫。

贾川觉着朱棣心里无比清楚的知道龙椅不好坐,锦衣卫能帮他将发烫的龙椅坐温乎了,这期间锦衣卫将监察百官这件事发挥到极致。

后来朱棣迁都,南京留下了锦衣卫南镇抚司,掌管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北镇抚司可就厉害了,转理刑狱,与三法司共同执掌司法,可说是权利大增。

李顺越说越得意,贾川脑子里一边将李顺的话转化成自己理解的,一边脑子里闪现着上一世对锦衣卫的了解,突然一个人名闪过,他开口问道:“纪纲……怎么死的”

上一秒还是满脸得意的李顺,瞬间沉下脸来。

纪纲的生前事迹,李顺自然知晓,死时惨状更是知之甚详,他以为这是贾川在提醒他,实则贾川真的是想起来了,随口问了一句。

只看李顺表情,贾川知道这位史书留名的锦衣卫指挥使没得善终,他便不再追问,反正想知道的也算是知道了,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猎犬,被朝中官员惧怕确实是真的,为了表现忠诚,锦衣卫什么都做也是真的,这后果嘛……

“徐佥事走前命我继续查证,尤其是要找到山匪所在之地,李百户可有什么想法”贾川岔开话题,一副严肃的表情问道。

李顺轻咳了一声说:“命衙役先行查找,咱们等京城消息,快的话明日晚些时候便会有消息来,晚些后日消息也会到……”

“李百户是想等等看,看太子如何处置我”贾川玩味的看着李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