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等待(第2页)

海寿赶紧上前扶着况钟下马,说:“能是谁赶紧帮忙将尸体搬到路边浅埋。”

况钟也顾不得身上的伤,跟着海寿去搬尸体了。

朱瞻基走到贾川身旁,低声问:“你去巡检司之前在何处当差”

贾川心里咯噔一下:“啊殿下为何如此问”

“你们巡检使,弓兵刚才是何等模样你竟是能临危不惧……”

“天赋!没办法。若不是今夜有雨,我就算是再能应对,现下躺下的怕也是咱们。”

朱瞻基抹了一把脸,说:“夜黑,雨密,他们看不清我们手中的动作。”

“此其一,其二他们没有收到汉王的消息,并不知道殿下身边有巡检司的人,还是按之前的计划拦截,所以说,对决之前消息能及时传送是何等重要。”

贾川说罢,偷偷舒了一口气,这算是打岔成功了。

“海寿若是早到,你当如何应对”

“没法应对!我若是早知殿下箭术了得,弓箭早就在殿下手中了。”

“谁能想到他们会给咱们留这种机会这一路上他们总是像从天而降,护送我的人只能肉搏,何来机会用箭你昨晚说要带个弓兵,我本是不想同意的,现在看,你思谋远虑啊。”

贾川轻咳了一声,要不然还能带谁逃跑能力强的巡检司倒是有不少,带来比谁跑的快

“我爹一直觉得南京是大明的根本,对爷爷迁都一事……且今年以来,南京时有地震,我爹觉着是上天一再警告,便命我去南京镇守,哪知,我去了不到一个月,先是海寿跑来说我爹病重,刚启程没两日便遇到况钟……”

贾川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他第一个反应是‘大胖死了’第二个反应是‘这是我能听的吗’

朱瞻基好像很满意贾川呆愣惊讶的表情,指了指路边的棚子,说:“进去等,他们怕是还要一小会儿。”

贾川跟着朱瞻基进了棚子。

“他们倒是挺会当差,有了这个棚子,白天不怕晒,晚上不怕雨。”朱瞻基坐到棚子里一块石头上,说完叹了一口气。

“他们应是轮着在外值守。”

“礼部官员没人愿意走这一趟,你当是为何”

贾川被朱瞻基这般跳跃的思维吓住了,不知该如何作答。

“一年之内,爷爷和爹都走了,只留下我……”

贾川更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朱瞻基擦了擦眼角,嘲讽的笑了笑说:“我那位二叔,自诩是唐朝太宗皇帝,你瞧瞧,爷爷在时他便没少给我爹使绊,我爹继位后他更是嚣张,我爹只知一味忍让,让得文武百官到了这个时候都不知该如何是好,况钟本是礼部郎中,照礼数理应他的上封来接我回京,可……没人敢来啊!”

“汉王都到了……这般田地了殿下离开南京的时候便知道一路艰险了吧”

朱瞻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

“他们能做到秘不发丧,给我争取时间回京已是难得,但我那位二叔手伸的长,宫里的事自然会有人悄悄报与他知,所以礼部官员都知道这一趟或许有去无回,还是吏部尚书点名让况钟来,况钟才有机会来,结果这一路上他的随从全死了,我岂能不知这一路上的凶险”

贾川点了点头。

“如今看,或许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二叔还在,他不会停手,可我答应过爷爷,手上不会沾上朱家人的血,你说,我该怎么办”

贾川第一次觉得被领导赏识是一件坏事,极坏的事。

“唉,你就当我伤口疼痛难忍,胡说呢,这事儿怎可问你……”

“殿下……”

“你可以不给我出主意,但你要查明本王此次回京路上遇险乃汉王所为!你可做得到”朱瞻基站起身严肃的问。

“啊还用……查吗”

“总要有些实证能堵住史官的嘴。”

贾川本以为捡了本秘籍,可有了秘籍还需亲自习练,比较辛苦,他这一路得空便思考,可否有捷径可走若是抱住这条粗壮的大腿,狐假虎威的躲在暗处逍遥……可大腿还没完全抱住,大腿竟是一脚将他踢出去,是死是活不管,有本事活着回来再抱大腿。

贾川擦了擦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的水,轻声说:“或许他会自己把实证交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