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两千年(第2页)
“太美了……这才是真正的翡冷翠。”柳如烟扶着栏杆,任由微风吹拂着她的脸颊,感觉自己仿佛漂浮在这座艺术之城的上空。
下午,他们来到了艺术的圣殿——乌菲兹美术馆。这里曾是美第奇家族的办公地,如今,收藏着文艺复兴时期最顶级的艺术珍品。
他们跟随着时间的脉络,从乔托那略显僵硬、却充满了情感的圣母像看起,一路看到了马萨乔、安吉利科,感受着绘画艺术是如何从中世纪的禁欲与神性,一步步地,走向充满人性的光辉。
而当他们走进波提切利的展厅时,柳如烟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那两幅举世闻名的杰作——《春》和《维纳斯的诞生》,就静静地挂在墙上。
她站在《维纳斯的诞生》前,久久不愿离去。画中的维纳斯,从贝壳中诞生,神情略带一丝忧郁和迷茫,她的身体,不再是中世纪那种被刻意掩盖的罪恶之源,而是充满了古典的、和谐的、纯洁的美。
“太美了……”她喃喃自语,“我好像能理解,为什么说这是人文主义的赞歌了。这是对‘美’本身的,最纯粹的礼赞。”
“是的,”陆沉在她身边轻声补充,“在那个时代,画一个裸体的、非宗教的女性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思想解放。波提切利,在美第奇家族的庇护下,用画笔,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时代。”
第二天的行程,是关于“完美的男人”与“权力的花园”。
上午,他们来到了学院美术馆。这里的游客,几乎只有一个目的——瞻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男性雕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当他们穿过长长的走廊,那尊高达5.17米的、由一整块卡拉拉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巨像,出现在走廊尽头时,柳如烟感觉自己的呼吸,再次被夺走了。
大卫的身体,每一个细节都堪称完美。肌肉的线条,血管的贲张,骨骼的结构,都精准得令人难以置信。他的眼神,坚毅而又充满自信,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准备迎接与巨人歌利亚的战斗。
“他不仅仅是一个圣经人物,”陆沉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这位天才的无限崇敬,“他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精神的化身。他代表着弱小的、但充满智慧与勇气的佛罗伦萨,面对强敌,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公民精神。他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对‘完美的人’的终极想象。”
柳如烟绕着雕像,走了一圈又一圈。她感觉,这已经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而是一个有温度、有呼吸、有灵魂的,完美的生命。
下午,他们穿过阿尔诺河,来到了河对岸的皮蒂宫。这里曾是美第奇家族的主要住所,其宏伟的规模和奢华的收藏,彰显着这个“佛罗伦萨无冕之王”家族的巨大财富和权力。
他们没有在宫殿内部停留太久,而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宫殿后面的波波里花园。
这是一座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式园林,充满了精心修剪的几何形树篱、典雅的雕塑喷泉和宁静的林荫小道。他们沿着山坡,一路向上,最终来到了花园的最高处。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皮蒂宫和佛罗-伦萨老城的景色。
他们在一张长椅上坐下,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佛罗伦萨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柳如烟感慨道,“它如此之小,却在短短的一两百年间,诞生了如此之多的、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天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鲁内莱斯基、但丁……感觉就像是上帝将所有的智慧,都倾倒在了这里。”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美第奇家族这样,既有财富又有品味的赞助人,才为这些天才的诞生,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陆沉说。
第三天,他们决定放慢脚步,深入探索他们所居住的奥特拉诺区,去感受佛罗伦萨传承了数百年的“工匠精神”。
他们没有目的地,在狭窄的、古老的巷弄里穿行。两旁,是各种小小的手工作坊(bottega)。他们走进了一家古老的、制作佛罗伦萨手-工纸(cartafiorenta)的店铺。店主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热情地为他们展示了纸张大理石纹饰的制作过程。只见他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滴入一种特殊的液体中,再用工具,在液体表面,勾勒出孔雀羽毛般的绚丽花纹,最后,将一张白纸轻轻地覆盖上去。当纸张被揭起时,那变幻莫测的美丽花纹,便被奇迹般地,留在了纸上。
“太神奇了!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柳如烟看得目不转睛。
接着,他们又去了一家手工皮具店。店里弥漫着浓郁的皮革味道。一位中年匠人,正坐在工作台前,用传统的工具,一针一线地,缝制着一个皮包。他的动作,专注而又充满韵律感。
“我好像能想象,几百年前,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就是在这样的小作坊里,开始他们的学徒生涯的。”陆沉说,“这种对技艺的尊重,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佛罗伦萨的灵魂,也是文艺复兴能够在此生根发芽的基础。”
中午,他们去体验了佛罗伦萨最硬核的美食——牛肚包(Lapredotto)。他们在中央市场外的一个小推车前,看着老板熟练地将煮得烂熟的牛肚,从锅里捞出,切碎,夹入一个圆面包里,再浇上绿色的欧芹酱和红色的辣酱。
陆沉勇敢地尝试了一个,吃得津津有味。柳如烟则在犹豫了很久之后,也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随即,也被那独特的、浓郁的风味所征服。
晚上,为了庆祝他们佛罗伦萨之旅的圆满,陆沉预定了一家以佛罗伦萨t骨牛排(bisteaalfiorenta)而闻名的、隐藏在小巷深处的顶级餐厅。
当那块厚达三四指、重达一公斤以上、只用海盐和黑胡椒简单调味、烤得外焦里嫩的巨大t骨牛排,被端上桌时,柳如-烟被其巨大的尺寸和扑鼻的肉香所震撼。
服务员用娴熟的刀法,将牛排沿骨切开。里面的牛肉,呈现出诱人的、如同红宝石般的深红色。柳如烟尝了一口,那鲜嫩多汁、充满了浓郁牛肉本味的口感,让她体验到了大口吃肉的最纯粹的快乐。配上一瓶产自托斯卡纳的、经典的基安蒂(ti)红酒,这一餐,成为了他们意大利美食之旅的巅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