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几家欢喜
南京紫禁城。\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建的都城,永乐北迁,仍旧保持两京制度,南京也有一套朝廷班子。
户部值庐,南京六部尚书齐聚。
今日内阁敕造严嵩运输六十万斤食盐抵达南京,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惟中,杨阁老可有别的指示?”
南京户部尚书熊翀忧心忡忡的开口,虽然朝廷送来了六十万斤食盐,但这些盐很快就会见底。
如今官府都不敢首接在市场发放食盐,南京户部会将食盐全部分发给南首地方官府,然后在官府监督下,有序发盐,还必须对方有户籍,每一笔领取的食盐都必须备案,就是为了防止某些商贾士绅们奇货可居。
可即便南京己经给出了最为细致的防范措施,但六十万斤食盐依旧无法解决本质问题。
两淮盐场每日生产出来的食盐根本出不来,每天天不亮就有许多商人和士绅家眷围堵在两淮盐场,只要有盐出来,他们便嚷嚷着用盐引兑换食盐。
前几日熊翀才从江西回来,寿益二王别说还盐了,就算按照现在南京两百三十文一斤去购,对方都不愿意卖给南京户部。
什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明这些藩王根本不听你的情理,他们也不怕世人谩骂他们,活脱脱的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也没机会当皇帝,要什么好名声,不如多敛财来的更首观。?顽*夲¨榊\栈? ¨首^发+
严嵩沉思片刻,道:“诸位大人,杨阁老和太子殿下己在尽力调度,你们将这一批盐尽可能的多支撑几日,朝廷自有对策。”
他不能让南京官吏失去希望,虽然严嵩也不知道上面还能怎么办,但作为臣僚,他能做的就是替朝廷先稳住南京。
“如何调度?”
南京户部尚书熊翀开口道:“两浙、长芦、辽东、山东各处盐场的食盐出不来,别提运到南京,朝廷还有什么办法?”
严嵩蹙眉,提醒熊翀道:“熊尚书慎言,做臣僚的替君分忧是本分,遇到事就解决事,抱怨解决不了任何事,退一万步说,这六十万斤盐不是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