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弘毅 作品

第237章 布设陷阱

铛铛铛铛铛铛……

铁锤敲击铁钟,发出一连串急促而刺耳的声音。

被这声音催促着,刚用过饭的劳工们来不及休息,便撑起疲惫的身子,缓慢地朝着简陋的帐子外走去。

见白震山和杨延朗二人还愣在那里,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路过的劳工随口提醒道:“新来的,快出去上工了,走的慢了,倭寇冲将进来,免不了挨上一顿大棒。”

听到劳工们善意的提醒,白震山和杨延朗只好一起站起来,跟随着人流向帐子外挪动着。

负责看守劳工的小西长官手持大棒,在半空盲目地挥舞着,驱赶劳工们一刻不停地走向他们干活的地方。

劳工们先被驱赶到一处茂密高大的竹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伐竹加固营寨早已是劳工们的日常工作,因此大家很快便进入状态,各自忙碌起来。

白震山和杨延朗虽说是新来的,但也有样学样,跟着劳工们一起干活儿。

只是做这事的时候,杨延朗仍旧时不时寻思着是否能够私藏一根合适的竹子,以便能打造一杆趁手的竹枪,以备不时之需。

劳工们得心应手,不一会儿便伐倒了一大片的竹林。

接下来,便是要将这些竹子运输到需要它们的地方。

在倭寇们的驱使下,劳工们或扛或背,皆负担着几乎超过自己能力极限的竹子,在道路崎岖的山林中艰难的跋涉。

饶是如此,倭寇们还不甘心,但凡见到腿脚慢一些的,便挥起大棒瞄准脊背狠狠地一砸,催促着劳工们快些行走。

“奇怪。”

沈山自言自语小声嘀咕的话,却滋溜一声溜进了走在他身旁的杨延朗的耳朵里。

“山哥,什么奇怪?”杨延朗自来熟地跟其他人一起喊沈山做“山哥”,套近乎地询问道。

沈山瞥了杨延朗一眼,似在回答,又似自言自语:“寻常都是以竹木加固营寨,今天为何反其道而行,离营寨越来越远,不知将往何处去?”

“哦?”

杨延朗心思神动,默默念道:“远了好啊!离营寨远去,岂不多了许多逃跑的好机会。”

既然有此心思,一路之上,杨延朗不停地左顾右盼,欲寻一合适的机会溜号大吉,可倭寇看管道路两侧,把守甚严,丝毫不给杨延朗逃跑的机会。

没有机会便创造机会,杨延朗绝非坐以待毙之人。

只见他走了几步,却忽然间捂住肚子,哎吆哎吆地叫个不停,引得四周倭寇来看,遂又指手画脚,表示人有三急,要去解决一下,才好上路。

这些自然都是托词,杨延朗实则是想借机脱离队伍,若能侥幸逃脱,也好急奔宁海卫,将此中情形急报戚弘毅将军,以求增援。

只可惜杨延朗还是高估了倭寇的好心。

未等他比划完动作,三两个倭寇便早早举起手中的大棒,一齐招呼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