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甘宁
建安十八年春,凛冽的江风裹挟着刺骨寒意掠过濡须口。
翻涌的浪头裹着碎冰,如无数把利刃般拍在船舷上,发出令人牙酸的撞击声。
甘宁站在战船船头,玄铁打造的连环锁缠绕在臂弯,锁链上淬的青黑剧毒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他眯起眼睛,望着对岸魏军绵延数里的营寨,火把在夜色里连成蜿蜒的赤蛇,与二十年前长江上那些被劫掠商船的火光渐渐重叠。
巴郡的江水永远裹挟着一股辛辣的味道,那是江边岩壁上生长的黄桷树汁液,与码头经年累月堆积的鱼腥味交织而成。
十二岁的甘宁赤着脚蹲在青石板上,脚趾头无意识地抠着石缝里的苔藓。
远处传来船夫们粗粝的号子声,竹篙戳进江水的“笃笃”声,还有商船靠岸时缆绳绷紧的吱呀声。
他腰间悬着的青铜匕首是父亲留下的遗物,刀刃豁了个角,却比学堂先生手里的竹简更让他着迷。
“阿宁,该去念书了。”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无奈和期许。
甘宁抓起一把江边圆润的鹅卵石塞进口袋,像只灵活的猿猴般窜了出去。
他沿着陡峭的石阶飞奔,很快爬上最高的了望塔。
站在塔尖,整个巴郡码头尽收眼底:商船往来如织,帆影重重;挑夫们扛着货物穿梭在街巷,吆喝声此起彼伏;江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偶尔有大鱼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
十六岁那年的夏夜,江面笼罩在一层朦胧的薄雾中。
甘宁带着同村十五个少年,藏在芦苇荡里。
当那艘挂着荆州刺史府旗号的盐船缓缓驶过,他一声呼哨,众人驾着轻便的快船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
青铜匕首划开盐袋的瞬间,白花花的盐巴倾泻而下,在月光下宛如银河倒泻。
他们将抢来的盐巴分给贫苦百姓时,人群中爆发出的欢呼声让甘宁热血沸腾,那一刻,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从此,长江上多了支打着锦绣船帆的船队。
船头永远立着个系红巾的青年,腰间缠着九节铁链——那是他用抢来的财物,特意请巴蜀最好的铁匠打造的兵器。
铁链末端缀着尖锐的铁钩,舞动时风声呼啸,令人胆寒。
“锦帆贼甘宁”的名号很快传遍长江流域,他们专劫富商官船,却从不为难渔民商船。
有时遇上落难的旅人,甘宁还会分给他们干粮和盘缠。
某次在巫峡,他救下了被山匪围困的益州商人。
那位姓王的商人感恩之下,不仅送上百两黄金,还特意从西域请来巧匠,为他打造了一套精钢连环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