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风雪 作品

第190章 严颜

建安十七年深秋,凛冽的江风裹挟着湿气扑向巴郡城头,城垛的青苔上凝着薄霜,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

年逾六旬的严颜拄着那把陪伴他数十载的铁胎弓,挺直脊背望着嘉陵江上往来的商船。

江面水波翻涌,船只在浪涛中起伏,宛如几片飘零的枯叶。

城头更夫敲响梆子,惊起一群寒鸦,扑棱棱掠过"严"字大旗,嘶哑的鸣叫回荡在空旷的城楼上。

"老将军!江州急报!"亲卫小旗官气喘吁吁地跑来,身上的铠甲还带着晨露的寒意,怀中竹筒还带着体温。

严颜目光如炬,盯着小旗官因奔跑而涨红的脸,心中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

他伸手接过竹筒,拆开蜡封,目光迅速扫过刘备入蜀的消息,原本就深邃的眉头骤然拧成川字。

自刘璋邀刘备入川抵御张鲁,这半年来益州局势愈发诡谲,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而巴郡作为东川门户,已然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

"传令下去,城门增派三倍岗哨,所有商船须查验通关文牒。"严颜将文书卷好,铁胎弓在石阶上重重一顿,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转身时,铠甲缝隙里露出的旧伤疤又隐隐作痛——那是二十年前讨伐黄巾军时留下的箭伤,每逢阴雨便如蚁噬般钻心。

可老将的眼神依旧锐利,仿佛能看穿这乱世的风云变幻。

黄昏时分,巴郡官署内烛火摇曳,跳动的光影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严颜盯着墙上巨大的益州地图,布满老茧的指尖在巴郡与江州之间反复摩挲,仿佛要将地图上的每一处山川地势都刻进心里。

参军张肃站在一旁,欲言又止:"老将军,听闻刘备麾下有个叫张飞的猛将,万一来攻......"

"怕他作甚!"严颜猛地拍案,震得青铜灯盏里的灯油四溅,案上的竹简都跟着颤动起来,"

我守巴郡二十载,关隘固若金汤,便是插上翅膀也难飞进来!"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厅堂回响,惊得梁上燕子扑棱棱乱飞。

窗外秋风卷着枯叶拍打着窗棂,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张肃望着老将军坚毅的背影,到嘴边的劝诫又咽了回去,只能默默退下,心中祈祷着巴郡能安然度过这场危机。

建安十九年春,巴郡城头突然飘起漫天黄尘,如遮天蔽日的乌云般压来。

张飞的先锋军已至离城三十里的羊角滩,震天的鼓噪声惊得江面鱼群乱跳,层层涟漪迅速向四周扩散。

严颜登上城楼,手搭凉棚远眺,见对岸河滩上,黑旗如林,"张"字大旗猎猎作响,在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旗下一员黑面将领横矛立马,豹眼圆睁,满脸络腮胡如钢针般竖起,正是传说中勇猛无比的燕人张飞。

"老匹夫!早早献城,饶你狗命!"张飞的吼声穿透晨雾,声若洪钟,震得城头弓箭手手指发颤,几人差点将手中的弓箭掉落。

严颜却不慌不忙,摘下腰间酒葫芦猛灌一口,辛辣的烈酒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灰白的胡须:"竖子!巴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屈膝之辈!"

他的回应同样响彻云霄,带着巴郡男儿的血性与傲骨。

连续三日,张飞下令轮番攻城。巴郡城墙由青石垒就,三丈余高,墙体坚固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