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红薯不 作品

第183章 ,暮雪(第3页)

据说也就是在这之后,临济县在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之中,才渐渐衍变为如今多山多水的格局,有了后来‘江城’之称。

“呼风唤雨,凭虚御风,正如夫君曾经所说,‘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或‘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周游无穷’;再或‘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正是仙人之乐呀!”

“是啊!”

庄瑾感叹着,目露神往之色,看向下方山林松涛,心中蓦然生出一股豪情,回首脚下一点,整个人凌空而起,内息涌动,并指作刀,在亭外石柱的门楹题字。

唰唰唰!

片刻后,在他身形落下的刹那,身后嗡的一声中,门楹上点点石屑落下,其上现出一行龙飞凤舞、淡墨色如覆盖点点冰霜的字迹。

这是一副对联,题曰:何日白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夫君写得真好呀!”

陈芸惊叹着,感受到其中的逍遥之意,再看向庄瑾,发现他此时身上有着一种难言的缥缈出尘之气,好似下一刻就要乘风归去。

她正想说什么,忽而看向外面,轻呼道:“夫君,下雪了!”

“是啊,下雪了。”

庄瑾走出两步,来到陈芸身边,看向下方。

辽阔山野,林石树泉之间,无边无沿簌簌纷纷,雪如琼花飞舞,遥指暮色中的银山玉树。

远处江流之中,船只来来往往,纵横掀动幡折,仿佛浪卷残叶。

此刻这灵岩山巅,也有着薄薄的雾气生成,在菩提树间,掩映白玉八角凉亭,让此处好似瑶台仙境。

庄瑾、陈芸二人,也都似乎化作了这景物的一部分,一者青衫,一者白衣,好似谪落凡尘的神仙眷侣。

——近日下山,他施展轻功揽着陈芸,穿梭草木,一掠丈许,樵夫看到宛若见到神仙……这正是庄瑾向着胎息、先天之境进发,渐渐接触身融天地,疾风步也愈发精进,触及逍遥御风的境界,再则,陈芸若是身穿白衣,蛾眉淡扫,不言不语,也真是好如餐风饮露的故射仙子,如此难怪樵夫会误会了。

“夫君有着远志,妾身不敢阻拦……今朝同淋雪,也算共白头,已然心满意足啦!”

“芸娘这是说的哪里话?仙人已去,缥缈难求,仙人之乐不可求,我等却可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间之欢。”

庄瑾说着,轻轻一叹:“人生如白驹过隙,白头也不过几十年光景,现在回想来,我们已成婚两三个年头,时间真快啊!”

他回眸与陈芸对视,这一刻,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幕幕景象:

成婚之时,傧相唱喝中,夫妻对拜;

在城外药田,银钱紧张,陈芸典当首饰,拉着他的手道‘与夫君一起,布衣疏食,亦可乐终身’;

五经时去往城北,陈芸维护关系,一餐一食,无不尽心,察言观色,推敲眉目,一举一动,一个眼色,心领神会,举案齐眉;

七经时去往下面县城,从他离开之日,开始吃斋祈福;

每逢朔望,夫妻两人同拜月中老人;

……

陈芸执手相看,也是回想起一幕幕。

成婚夜晚,庄瑾谆谆言语‘如今世道苍茫,天地不仁,众生求索,烟花易冷,真情难付,他人见我风光,却不知我每走一步都谨之慎之,如履薄冰,生怕有丝毫行差踏错。此言与君共勉,望你我能相互扶持,同舟共济,平平稳稳走过这段并不太平的年岁;

城外药田,去往外面,铁羽鹰扑下,庄瑾将她揽在怀中,凌空一转;

城北醋君巷,面对拥挤人流,庄瑾带着她跳上墙头,一轮皎洁圆月在两人身后为背景,带起风声,惊动悬挂琉璃灯逸散点点火星;

谈及面对下人态度,言及‘我不是一定要你接受我的观念,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认知,也不必立刻分辨谁是对的,在实践中咱们一起成长……真要有问题,就当试错了,万事有我’;

去岁庄瑾去下面县城,自己被算计,庄瑾回来后得知后,并无半点责怪,心疼、愧疚的模样;

……

一路走过风风雨雨,直到如今站在这里,并肩而立,庄瑾、陈芸挽着手,共看此刻千山暮雪。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