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军训最后一天
公元1986年9月15日,北方魅力小城绥化这里秋高气爽,温度适宜。这个日子,大学新生们会一辈子铭记的。因为这是绥化师院86级新生军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就是军训的最后一天!它终于来到了。军训的这十天大学生们几乎累死了,他们盼着这一天到来,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了,从教官到学生都很伤感,因为这一天的到来,不但意味着大学生们军训疲倦生活的结束,更意味着大学生们与朝夕相处十天部队教官们的离别。
正是应了那句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好的岁月,再峥嵘的岁月,再苦逼的岁月,包括人的生命也都是这样,有开始就有结束,过程有长有短。天下的确没有不散的宴席。任何事物都经不住时间的流逝和考验,最终都会有结束的那天。
尤其是陈丰桥,更是触景生情。他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军官,但他更是一个十分感性的男人。其实,当军训进入倒数第3天4天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十分的难过。因为他知道他要离开这里了。作为教官领队的工作来说,让他离开他能接受。但是作为和潘梦婷交往的友谊来说,他真的是难分难舍。
通过这次军训工作,陈丰桥慧眼识人,在1000多人的大学新生中,蓦然发现了潘梦婷这个人才。事实证明他的发现是非常值得的。他敢于大胆任用潘梦婷这个学生教官,说明陈丰桥是有工作魄力的!日后,他在任何工作方面都是非常有能力,这一点就能体现出来。因此,从军训工作的层次来讲,陈丰桥的个人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从他个人情感来讲,他对潘梦婷的发现,是建立在他个人对潘梦婷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角度上的。自从他遇到潘梦婷的第一次,就刷新了他感情世界的一种新认知。但是无可奈何的是,他不能如愿以偿。如果从缘分的角度讲,这就是有缘无份。
对他个人感情世界来说,居然会有这样一个人,潘梦婷对他有着如此深刻的印象!因此,他把潘梦婷当做小妹妹,当做亲人一样的对待,真心实意全力以赴的帮助潘梦婷这个小妹妹。这已经超出了他教官工作的范围。演变成了个人的一种情感而且他和潘梦婷的这种情感会延续一生,日后,他们还会成为生意上的战略伙伴。这是陈丰桥和潘梦婷都始料未及的。
潘梦婷给陈丰桥个人情感带来的冲击波,陈丰桥这一生都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一旦建立这种情感,终身难忘,终身都在联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和潘梦婷,他俩的余生,一直处于这样不间断的联系中。这就是陈丰桥军训工作的特殊收获。
在潘梦婷这里,虽然她知道陈丰桥已经有未婚妻了,但是陈丰桥对她的倾心帮助,让她十分的感动。在潘梦婷刚上大学,最最困难的时刻,没有饭吃,陈丰桥给帮助她给她申请了弄了教官餐厅,使她在食物的营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保证。而这之前潘梦婷经常是吃不饱的状态。潘梦婷没有很好的衣服鞋子帽子,是陈丰桥出资帮她买,帮着她度过了人生的难关。这令潘梦婷多么感动。
因此,从个人角度来讲,潘梦婷对陈丰桥对自己的付出,她也是十分的感动。之所以她后来一辈子余生和他都在联系,就是源于陈丰桥对她的无私的帮助。他就是自己的大哥哥,潘梦婷一辈子都很难忘记。她一辈子都在报答陈丰桥。后来潘梦婷以十倍百倍千倍的力度回报了陈丰桥。
除了这种大哥哥的关怀关心,作为个人方面,潘梦婷还是非常有尺度的。她对陈丰桥没有太多要求,即便是陈丰桥偶尔把持不了自己,潘梦婷在坚守自己的角色,不越雷池一步。在友谊的尺度内,维持着他俩的关系,而不是在爱情的尺度。假如说陈丰桥真的是没有未婚妻,潘梦婷会考虑把陈丰桥纳入选择男友之一。陈丰桥在各个方面的确是太优秀,太优秀了。但人家有了未婚妻了,自己不该深入就是不该深入。
从上午8点半开始的两个多小时。在学院领导部队领导的共同检阅下,全学院86级新生十多个方队,一次性列队走来,一路喊口号,到主席台那里开始正步走。整个方队,学生们步调一致,英姿飒爽。养兵千日且能用在一时,训练十日,走个正步喊几句口号,这个基本上没什么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