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可救妖 作品

第182章 女商人绥芬河之行(8)(第2页)

成可欣已经不想再哭了,也哭不出来了。她已经没有眼泪了,她有的只是精神在此刻放松的怡然自得。所以现在她尽情的享受着她活在人间的这种幸福吃货的感受。喝着红酒,喝着红汤,吃着大列巴,吃着烤串,吃着各种域外的菜肴,真是美味无比。

这就是西餐厅的魅力,具体说说它的菜肴特色。这些菜肴都是成可欣点的。

它里面的菜呢是各个地方都有,然后会以俄罗斯的菜为主。我们要品尝俄餐,那大列巴肯定就是必点的。她点了一份黑色大列巴。大列巴的外皮,嚼起来是比较有韧劲的,但是它里面的面包体是非常松软的,而且气孔大,越嚼越香。

红菜汤算是当地的招牌,非常浓郁的红色,喝起来味道是比较甜的,番茄就是西红柿的味儿是比较浓的,它里边儿应该是有土豆,主要的配菜就是土豆还有牛肉。

说一下牛排,切开以后,看它的横切面能够感觉出来牛肉的品质还是不错的。牛排是俄罗斯家乡牛排,口感还是挺嫩的,能吃出非常明显的黑胡椒的味道,里边儿是有一点儿筋。

成可欣自从昨天来到绥芬河,还是怕有人会认出她来,因此她的墨镜始终戴在眼上,或者偶尔摘下来看几眼,就马上又戴上。此时就是在吃饭的过程中,她也是这样,摘下又戴上,戴上又摘下。胆战心惊的的,就跟做贼一样,吃饭都吃不消停。人呢,就是不能干坏事,干坏事你就要付出代价的。迟早,该来的还是要找上你来的。

而如果她白天,或者晚上走在绥芬河的大街小巷,他是一定戴上墨镜,而且一定戴上口罩的。就怕有人能认出他来。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毕竟已经过去了20年了。当年的人在不在都不一定。而且20年,她的容貌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如此小心谨慎,看上去她是多此一举,但的确反映出她心里十分害怕,因此,十分的防备。当年成可欣的那些红卫兵骨干们,她的左膀右臂,她的死对头,被她以革命的名义整死害死的那些无辜的冤魂,死的死,伤的伤,流亡的流亡,都已经像昨夜星辰一样,只是闪烁在星空而已了。像她一样拼命逃走,流浪在黑龙江边境上的黑河那个城市,重新以富贵的名义杀回大城市,类似于她给自己那惨淡到罪恶的时代黄袍加身,还有谁和我一样的?你们究竟都怎么样了呢?

一旦有人发现你,认出你来,认出你这个小城当年的政坛上职场上的风云人物,那就麻烦大大的了。成可欣后来都上了当地通缉的黑名单,她也知道,所以她在黑河十多年,之所以深居简出,从不出来活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好在他终于躲过了这严重的劫难。所以成可欣立刻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必须逃离,明天就必须走,逃走。

现在再来说一说自己这两天来对绥芬河的观感。成可欣总结一下自己对这座小城的感觉。从风景上,从经济上来讲,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城。只不过从自己的经历上来讲,这的确是自己的梦魇之地,是自己罪恶人生之地。是自己轻易不敢来,来就戴上假面具的小城。如果没有那场残酷的政治运动,她会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吗?

绥芬河是口岸城市,它的对面就是俄罗斯。在绥芬河这里,进出口贸易比较发达。所以当走进市里之,就能够看到门牌,有很多就已经变成了汉语和俄语的双标识,因为经常会有俄罗斯的商人过来,所以在门头标注上俄语也是比较常见。这是独特的风景。

越来越多的人一块来逛一逛绥芬河市,然后在这边买一点儿年货,顺便也在绥芬河这边儿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的俄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很多个国家的商务都在此云集,文化和经贸交流可以说是异常的繁荣和活跃的,五颜六色的各国旗帜林立在市区里,当时绥芬河也被称为旗镇和国境商业都市,并有东亚之窗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