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女商人绥芬河之行(7)(第3页)
所以不要动这个念头。你成可欣呢,还是要隐藏,继续隐藏吧!直到你像大女儿一样,走进坟墓之前,你才把这一切告诉你的亲人们吧!那时候他们好像不会再怪罪你。
那时候,你好像就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解脱。因为生命的消失,生命的即将终结,精神才可以彻底的放松。那时候你不会被追究了。你不会被道德谴责了!都过去多少年了?你人都快死了,还有必要追究你吗?
给成可欣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是绥芬河人头楼的风景区。尤其是这里的那一颗颗人头。虽然是雕像但是却被她想到了人体中长长的真实的人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成可欣记忆犹新的,永生都很难忘的,是麻袋里装的一颗颗真的人头。这些真人头都是那个年代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如果自己当年不拼命的逃离那个罪恶之地,是非之地,如果自己不沿着中苏边境逃到黑河去,那么那个麻袋里装的那些人头里,很可能就有自己的一颗向上人头。
现在你来看绥芬河的人头楼风景区。如果把它作为风景,那真的是艺术的风景。可是在这艺术风景的背后,血雨腥风的政治运动中,不合理的轻松搬家的人头,也许也是一种艺术的风景,但却是非常残酷的非常违反人性的那种违艺术的风景,令人胆寒。
绥芬河人头楼风景位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历史城区兴隆路,是一座俄式方形4层建筑,三四层间有突出的外延,,享誉中外世界。人头楼4层上有方庭顶,有黑色球形,塔尖墙壁刷土,红色揉脚涂白黑铁瓦盖。到2013年3月人头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人数越来越多。这里已经成为绥芬河着名景区之一。
当成可欣来到人头楼这里来参观,来欣赏风景,的确是在欣赏人头的风景。透过眼前人头艺术的风景,她想到了自己历史中那惨无人道的,真实的人头。她驻足在这里,凝望着这一棵棵人头的艺树,沉思着那真实的历史。许久许久都不愿意离开。
成可欣来到身边的电话亭,给司机郑百和打去了电话。让郑百和坐明天早晨凌晨两点多的火车卧铺,可以在车上睡觉的,到绥芬河,代替她开车,返回哈尔滨。
成可欣想跟司机郑百和说,考察完牡丹江,她又来到绥芬河这里头,略微停一下,顺便考察一下绥芬河,看几个绥芬河的风景。实际上成可欣在牡丹江没有考察,根本就没有在牡丹江停留过!她只能这么说了。
郑百和来了之后,吃完早餐,也就早上7点多。他们就往哈尔滨返回。到哈尔滨会是中午。然后下午3点多,成可欣要参加公司的一个重要会议。现实世界还需要她。
给司机郑百合打完电话之后,这时候,天已经是傍晚了。夕阳已经在城市的西边泛起了红晕。逛一逛夜景之后,就去吃晚餐了,同样的,今天在绥芬河最后一个晚上,一定要好好吃一顿,要吃的棒棒的。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潘梦婷在和陈教官吃饭,陈教官在向他表达着依依不舍的深情。小女儿赵佳慧在和她的四个同学朋友在吃饭。他们消耗的是青春,是暗恋中的一种爱情,他们相继会成为生活的高手。尤其是赵佳慧,她想要成为她生活中高手的高手。
而你成可欣消耗的是历史的一种观感,是对大女儿深深的思念和忏悔。这次她最满意的是她给大女儿建造了一座坟墓的豪屋。这个仪式感,给她对大女儿的思念和忏悔,搭建了一座最美的桥梁。从此,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她就有了这座桥梁。她就可以天堑变通途了。一边要幸福的生活一边要真诚的忏悔,这两件事要同时进行同时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