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兵不厌诈(第3页)
“兵不厌诈的核心含义是指在战争中为了取得胜利,使用欺诈、伪装等手段而不必拘泥于常规的道德约束。
“兵不厌诈强调灵活应变、出其不意,通过迷惑敌人来创造有利战机。
“《韩非子?难一》中有‘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孙子兵法》中有‘兵者,诡道也’进一步奠定了其在军事理论中的地位。
“《三十六计》中有瞒天过海:故意制造公开的假象,掩盖真实的军事行动,让敌人放松警惕
“声东击西:表面上攻击东边,实际却将主力投向西边,通过误导敌人的判断来达成作战目标。
“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虚假信息或态势,使敌人产生错误认知,从而陷入被动。
“笑里藏刀:以友好的外表掩饰真实的敌意和进攻意图,麻痹对手。
“这些计策均以欺诈、伪装为核心手段,与“兵不厌诈”的理念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超击掌称道,而后郑重其事道:“大家迅速换上金兵服装,以完颜宗弼的名义推开南青城斋宫围墙;配合明肃静穆李皇后14人营救关押在偏殿中的1500名同胞姐妹!”
郑斯文愣怔,回过神来看向马超,道:“陛下不要操之过急,皇后她们进到女俘营中时间不长;现在冒然进去弊大于利!”
马超沉吟一阵,道:“军师中郎将的意思是……”
“退回皇宫,派出斥候进行侦察刺探,在决定里外配合营救的时间!”
马超同意郑斯文的建议,返回皇宫后制定了一个“三管齐下”的作战计划。
所谓三管齐下的第一管就是教骠骑将军赵仁吉挑战完颜宗翰,第二管是假扮完颜宗弼的兵士营救南青城斋宫偏殿里面的1500名皇妃、帝姬、宗妇;第三管是出动20万大军四面包围完颜宗翰的6万人马,将其彻底消灭。
童贯、郑斯文一班文武大臣完全赞同神武智勇皇上“三管齐下”的战略战术。
郑斯文则建议派出多路斥候军情,一路派往应天府打探康王赵构扣押李刚等人的情况,一路派往大名府打探大齐皇帝刘豫动态;一路派往刘家寺打探完颜宗弼的军情,一路观察南青城斋宫西大院女俘情况。
四路斥候百余人撒出去后,马超对骠骑将军赵仁吉道:“骠骑将军一直想与完颜宗翰刀对刀,枪对枪地直面作战;但实际都不成熟,现在我军已经牢固控制了西城和南城;骠骑将军颇有建树地斩杀了金国大将完颜金弹子,现在是向完颜宗翰讨还血债的机会来了!”
赵仁吉双手抱拳躬身施礼,道:“末将听从炎宋神武智勇皇上之部署!”
马超转向郑斯文道:“军师中郎将的火枪队全程配合骠骑将军!”
郑斯文应诺一声,马超又道:“骠骑将军依旧率领百人娃娃骑士团少年将军前去南青城斋宫完颜宗翰军营骂阵,朕率一路人马随后策应!”
赵仁吉得令,马超又道:“鉴于杨继宗将军率领人马在大名府与伪齐刘豫军队周旋,马但、种世文、折中尉、巨猛四位将军各率5万人马从东南西北四面包围南青城斋宫!”
郑斯文接上话:“陛下部署不为周到,可是似乎疏漏了假扮金兀术人马陪明肃静穆李皇后营救1500名女俘这个环节!”
马超拍拍脑门啼叫起来:“军师中郎将提醒得及时,朕是疏忽了营救南青城斋宫1500名女俘这件事!”
顿了下郑重其事道:“加扮完颜宗弼金兵,配合明肃静穆李皇后营救1500名同胞姐妹这件事交给军师中郎将;你可以从火枪队中分出一部分枪手行事!”
郑斯文领了圣明,叫高强带领10个火枪队枪手配合骠骑将军赵仁吉;自己带了11个火枪手,又从种世文军中借来1000骑兵;全部换上金兵服饰,赶到南青城斋宫西边隐伏下来。
派特种兵郭湘儒、张立男两人越墙过去给李师师报信,其他人马隐伏下来伺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