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改日行动(第2页)
郑斯文神情亢奋地扬扬手臂,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
“那好!”红莲将按在郑斯文肩膀的棒槌拿开来,道:“叫巨猛跟红莲一起赶去郑家台,骑摩托车领冲锋枪!”
红莲得寸进尺的举作使郑斯文有点难为情。
红莲会责问一声,道:“怎么想变卦不成,那红莲只好叫乾坤双棒槌出来把事情摆平了!”
“别别别!”郑斯文摆手示意,道:“不是这么回事,红莲姐想叫黑头同行的话,那小弟就得请示炎宋神武皇帝;只要他答应,郑斯文自然没有啥说的!”
红莲啼笑一声,将乾坤双棒槌在手中舞弄着笑道:“哪个人还不知道你和炎宋神武皇帝是狗皮袜子没反正,你说的话他几乎句句采纳!”
郑斯文矜持一阵,对高强、李文、郭湘儒、吴莹惟四个特种兵道:“高强你们四人立即赶往南城,将骠骑将军赵仁吉和百人娃娃骑士团拦住;就说军师中郎将有令,攻克南城的军事行动缓行!”
高强有点质疑地问了声,直言不讳道:“缓行的啥?干脆取消改日再行!”
高强说着深深吸了几口气,解释道:“我们的摩托车尽管换成特种兵坐骑,速度比以前的电动快了几乎一倍;可是从汴梁到郑家台晚饭也得几个小时,择日开始收复南城的军事行动是上上之策!”
“好!”郑斯文拍个响掌,道:“高强高瞻远瞩的目光值得称道,就照你说的办!拦住赵仁吉和百人娃娃骑士团,我们改日行动!”
高强四人前去阻拦骠骑将军赵仁吉和百人娃娃骑士团,郑斯文一行转道赶去皇城。
北宋汴梁城有三重城墙:第一是外城又称“新城”或“罗城”,是后周显德三年所筑;宋真宗、宋神宗重修。
宋徽宗时展筑城垣南部呈菱形,南北长而东西略窄,周围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
外城辟十二门另设九个水门,外有阔十余丈的护龙河;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
第二是内城又名“里城”或“旧城”,唐德宗时重建;周世宗曾加营缮,位于外城中央,略偏西北。
周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计辟朱雀、望春、宜秋、景龙等十门。
第三是皇城即“大内”,又名“宫城”。
宫城原为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署,后梁改为建昌宫,后晋改为大宁宫;宋太祖增广皇城东北隅,周五里,辟乾元、拱宸等六门。皇城内宫阙大都依西京洛阳建制,计四十余所。
汴梁城皇城内有四条宽阔笔直的“御路”,作十字形相交,分别通向外城的南薰等四正门;道旁有人行道、水沟及绿化地。
从大道又分出若干纵横交错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将城区划分成若干方格形的“坊”(居民区)。
汴梁城的商业区最初设于内城宣德门至州桥以东的潘楼街、土市子及相国寺一带;后来随着城市商业的发达,坊与市的界限被突破。
商店多沿街设立,城东南汴河东水门沿岸的市区,竟延伸至七八里以外。
娱乐区又称“瓦子”、“勾栏”,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重要去处。
如“街南桑家瓦子”、“西通新门瓦子”、“街西保康门瓦子”等。
瓦子里有歌舞、杂剧、相扑、傀儡戏等表演,还有商业市集。
汴梁城的建筑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宏伟壮丽的特点,尤其是宫殿建筑,如皇城内的宫阙,规模极为雄伟壮丽。
采用了高大的台基、粗壮的立柱、华丽的屋顶等设计,彰显出皇家的威严和气势。
建筑装饰追求精巧细腻,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等多种装饰手法。
装饰图案精美,工艺精湛,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精巧细腻之美。
如楼阁的栏杆、门窗上常常雕刻有精美的花卉、动物、人物等图案。
汴河、惠民河、金水河、广济河四河贯串全城,是全国各地贡赋漕运东京的通道,为东京的生命线。
其中汴河是最重要的漕运路线,也是最重要的排洪河道。
为了方便交通,汴梁城的河道上修建了众多桥梁,如汴河上的便桥、下土桥、上土桥、相国寺桥、州桥等,其中一些桥梁如虹桥,采用了独特的结构方法,构筑出大跨径、无桥柱的飞桥,造型优美,结构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