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基因变异的真相探寻(第3页)
地下三层的低温储藏室里,液态氮循环系统发出细微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气息。周明远的防护面罩凝结着冰晶,映出培养舱内悬浮的基因样本管 —— 那些密封在琥珀色液体中的三万年前人类基因,正随着液氮雾气缓缓旋转,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他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舱体,突然在某个瞬间,视网膜上的基因图谱数据与三天前爆发的变异病例产生了诡异共振,一个新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萌生。冷冻柜幽蓝的冷光如同液态汞般倾泻而下,将林深的影子扭曲成诡异的长蛇状,在金属地面上蜿蜒爬行。他的呼吸在低温环境中凝成白雾,每一次吐纳都伴随着细微的冰晶凝结声。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能量充能的滋滋声,仿佛无数细小的电流在空气中跳跃,预示着新的变化即将发生。
陈静的全息影像从量子投影仪中缓缓浮现,淡蓝色的轮廓还带着数据重组时特有的闪烁,像是水中摇晃的倒影,虚幻而又真实。她的虚拟手指轻轻拂过甲骨文拓片,那是他们从殷墟遗址中发掘出的珍贵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特殊光源的照射下,拓片上的龟甲泛起幽幽荧光,那些尖锐的刻痕开始诡异地扭动,仿佛有某种神秘力量正在唤醒沉睡千年的记忆。
重组过程中,实验室里响起一阵奇特的声响,像是无数虚拟齿轮在精密咬合,发出规律的咔嗒声,那是知识与科技碰撞的声音。林深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全息投影,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当完整的病毒三维模型最终成型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 —— 模型中某个碱基对的排列方式,竟与培养舱里远古基因的某个片段完全重合!这一发现让他的心跳陡然加速,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仿佛触碰到了打开生命奥秘之门的钥匙。“它不是来毁灭我们的,” 周明远的声音在冷藏库的低温中微微发颤,呼出的白气在全息屏幕上凝成霜花,“是来提醒我们,有些自然的法则不该被轻易触碰。”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
话音未落,隔离区方向突然传来金属撞击声,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尖叫,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周明远猛地转身,全息屏幕在剧烈晃动中泛起雪花噪点,画面变得模糊不清。护士站的紧急通讯几乎同时强行接入,监控画面里,林小雨正蜷缩在防爆玻璃墙角,她裸露在外的手臂上,那些鳞片状的斑块正在发出柔和的蓝光。随着她急促的喘息,蓝光如活物般流动,像无数微小的星辰在皮肤下游动,又像是某种神秘文字在不断重组,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实验室的铅玻璃窗,带来温暖与光明,周明远和陈静同时看向全息投影里的基因序列。那条曾经狂暴的病毒链此刻安静下来,它的蛋白质外壳与人类 dnA 链形成了某种平衡的螺旋结构,就像两株在时光中相互缠绕的古藤,和谐而又稳定。隔离区的病房里,林小雨惊喜地发现手臂上的斑块正在消退,露出下面新生的、带着淡粉色的健康皮肤,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实验室冷白色的荧光灯下,培养皿里漂浮的培养液泛起诡异的幽蓝。周明远将电子显微镜的倍率调到最高,目镜里,链状排列的病毒正如同银色藤蔓般缠绕着人类基因链。那些纳米级别的结构时而舒展,时而收缩,仿佛在进行某种远古的仪式。他盯着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发现的那具冰冻古尸 —— 那具距今三万年的遗骸,其基因序列竟与眼前这个变异模型有着惊人的相似,历史的轮回在此刻得到了印证。
"原来如此!" 他猛地拍案而起,金属台面发出的巨响惊得隔壁的陈静抬起头。周明远颤抖着摘下护目镜,镜片上蒙着薄薄的雾气,他的眼中闪烁着顿悟的光芒,"自然从来都不是敌人,这些病毒就像基因里的古老信使,只有当人类真正谦卑下来,才能读懂它们传递的信息。"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仿佛窥见了造物主最隐秘的手稿。
与此同时,陈静正在研究室的古籍区查阅资料。檀木书架上,一本 1923 年版的《山海经笺疏》在冷光灯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深褐色的布面书脊布满细密裂纹,宛如老人眼角的皱纹。她戴上白色棉质手套,指尖轻触书页边缘时,能感受到纸张纤维因岁月流逝变得脆弱易碎。小心翼翼地翻开已经发脆的书页,泛黄的宣纸上,"鲧窃息壤" 的传说旁,赫然画着一幅奇异的图腾:人面蛇身的神只周身缠绕着莹蓝色光晕,鳞甲纹路间流淌着液态的星芒,双手托举的螺旋状光带正以肉眼可见的频率缓缓旋转。
这图腾的每个细节都与他们在基因测序仪上看到的双螺旋结构如出一辙,只是古籍中的图案多了几分神秘的神性。陈静下意识凑近,鼻尖几乎要贴上纸面,却在即将触碰的瞬间僵住 —— 那看似静态的图腾边缘,竟隐约浮动着若有若无的磷火。晨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射进来,将古籍上的朱砂印记与电脑屏幕上的基因图谱重叠,在工作台上投下交错的光影。她突然注意到,图腾底座的云雷纹与上周采集的突变样本染色体显带图谱,在几何分布上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