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无糖不甜 作品

第229章 新的科技突破(第3页)

激烈的思维碰撞中,量子物理专家林浩率先提出突破性设想:“根据最新的引力波观测数据,半人马座方向的微型黑洞群存在稳定的时空褶皱,我们可以在 Lagrange 点部署引力透镜阵列,将黑洞潮汐力转化为信号放大器。” 他调出的模拟画面里,扭曲的时空场如同棱镜般折射着数据光束,引发一阵惊叹。而天体工程学博士王磊则在小行星带的全息模型上标注出数十个黄色节点:“谷神星周边的金属小行星群适合改造成模块化中继站,用氦 - 3 核聚变供能,既解决能源问题,又能形成分布式网络。”

与此同时,政策制定组的工作同样紧张有序。刘岗将一份标满批注的《星际技术伦理草案》推送到共享屏幕,银灰色的文件边框随着讨论不断刷新版本号。吴玉轻点投影中的法律条款,调出全球 23 个联盟成员国的法律数据库进行比对:“必须在专利保护和技术共享间找到平衡点,就像我们当年制定月球开发公约那样。” 安全顾问团队的全息头像突然亮起警示红光,首席安全官的声音带着电子混响:“火星试点必须配备三重量子加密系统,上周发现的‘暗物质波动’可能干扰常规通讯频段。”

各行业代表的虚拟会议室里,全息投影不断切换着不同星球的地貌数据。采矿集团代表将火星奥林帕斯山的 3d 模型旋转放大,地表的能量传输管道规划图清晰可见:“我们计划在火山熔岩管内铺设超导电缆,利用地热能作为辅助能源。但需要科研团队提供抗辐射涂层的最新参数。” 材料学家立刻调出实验室数据:“新型石墨烯复合材料已经通过伽马射线测试,耐受度比现有材料提升 400%。”

随着讨论深入,全息白板上的思维导图愈发复杂。银白色的思维脉络如神经网络般疯狂生长,无数代表着创新灵感的光粒在节点间穿梭跳跃。有人提出在气态行星大气层建立漂浮式基站,设想利用行星风暴产生的能量驱动设备运转;有人设想用反物质作为备用能源,探讨着如何在微型容器中实现对反物质的稳定约束;甚至有大胆的年轻研究员建议将木星的大红斑改造成巨型数据处理中心,试图利用这个持续数百年的超级风暴来构建天然的计算矩阵。这些天马行空的设想经过技术可行性分析,不断融入到新的方案中。科研人员们在虚拟模型中反复推演,每一次修改都让这个即将颠覆能源格局的宏伟计划,向着现实迈进坚实的一步。

与此同时,在城市地底三百米处的废弃核掩体里,锈蚀的通风管道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仿佛在诉说着这个阴暗角落的孤寂与神秘。那个被阴影笼罩的身影正将量子窃听器的接收频率调到极限,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在布满裂痕的触控屏上滑动,十六个全息投影界面同时亮起,每个画面都实时转播着联盟科研基地的最新动态。四周的培养舱阵列泛着诡异的荧光,舱内浸泡的类人生物肢体在营养液中扭曲摆动,其中编号「普罗米修斯 - 7」的培养皿正不断渗出黑色黏液,那黏液如同活物般顺着合金支架滴落在地,瞬间腐蚀出阵阵白烟,刺鼻的气味在密闭空间内弥漫。天花板垂下的纳米机械臂群如同巨型蜘蛛,正将不同样本注入特制的基因注射器,尖锐的嗡鸣在密闭空间内回荡,与老式柴油发电机的轰鸣交织成扭曲的乐章。

突然,他用力捶打操作台,震落的金属碎屑掉进沸腾的试剂瓶,瞬间爆发出紫色火焰。全息屏上,联盟首席科学家宣布「星链」系统完成最终测试的画面刺得他瞳孔骤缩,脖颈处的血管突突跳动。「不过是偷了我的设计图...」沙哑的低语混着电子合成音,在防毒面具里反复回响。他沾满血丝的眼球死死盯着墙上密密麻麻的照片墙 —— 每张科研人员的脸上,都被激光灼烧出焦黑的十字,最中央的合影边缘还残留着子弹穿透的孔洞,仿佛在无声控诉着曾经的恩怨。当听到「星链」能源核心采用暗物质同位素时,他突然发出尖锐的笑声,笑声中夹杂着病态的颤抖。培养舱里的变异病毒像是受到召唤,培养液剧烈翻滚,无数半透明的触手从病毒团块中伸出,在舱壁上留下腐蚀的痕迹。

他扯下面具,露出布满机械义眼与生物组织融合的半边脸,那机械义眼闪烁着冰冷的红光,与血肉模糊的生物组织形成诡异的对比。他用带利爪的机械臂撕开实验服,将最新调配的病毒试剂注入脊椎接口,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等你们发现核心漏洞时,整个星球都会变成我的实验室...」暗处的监控镜头突然闪烁红光,他瞬间隐入阴影,只留下空中悬浮的全息界面继续疯狂演算。当「星链」系统启动倒计时开始的那一刻,培养舱的防爆玻璃同时出现蛛网状裂痕,幽绿的病毒液体正顺着通风管道,如同邪恶的暗流,朝着城市各个角落蔓延,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