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战后重建让人反思(第3页)
“我建议在边境地区建立军民联防机制。” 吴玉缓缓站起身,身姿笔挺,目光坚定地从会议室里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而后沉稳开口,声音清晰且有力,回荡在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诸位想想,边境居民世世代代扎根于此,山川走势、林泽分布,他们闭着眼都能说得明明白白,这是一股潜藏的强大力量,绝不容小觑。我们可以有序组织他们参与基础军事训练,派遣经验丰富的教官,手把手传授实用的战斗技能,像如何在复杂地形设伏、怎样精准使用简易武器,再系统地讲解应急知识,比如遭遇突发袭击时如何快速疏散、怎样进行简单的伤口包扎。如此一来,边境地区的整体防御力量将得到显着增强,居民们面对危险时,也能多几分底气,多一层保障,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保卫家园的关键一环,安全感与归属感便会油然而生。同时,这一举措还能搭建起军民沟通的桥梁,日常训练、协同演练,能让双方增进了解,战时便能携手并肩,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共同体。” 吴玉的提议,逻辑缜密,环环相扣,极具实操性,甫一出口,便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阵低声讨论,众人或是两两交头接耳,或是几人围坐小声商议,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眼神中闪烁着思考与认同的光芒,热烈地对这个提议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有人提出要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确保居民能够有效掌握技能;有人则担心训练的时间安排,怕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吴玉耐心地倾听着大家的意见,一一进行解答。
在小镇的另一边,陆川带着几名队员也积极投身到重建工作中。他们正帮助一户人家搭建新的房屋框架,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陈默虽然手臂还缠着绷带,白色的绷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微微的刺痛,但他咬着牙,强忍着疼痛,干起活来丝毫不含糊。他双手紧握着锤子,一下又一下,用力地将钉子钉入木板,每一次敲击都带着坚定的决心,仿佛要将对未来的希望也一并钉入这新的家园之中。“等房子建好了,孩子们就能有新的教室了。” 林薇一边搬运着木材,一边抬起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她的腿伤已经有所好转,但走路时仍微微有些跛,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热情与干劲。她深知,每一份努力都在为小镇的重生添砖加瓦,每一滴汗水都将换来美好的明天。林薇在搬运木材时,不小心被木刺扎到了手,但她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便又继续投入工作,她不想因为这点小伤而耽误进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