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乡樵主 作品

第165章 东晋龙亢断剑桓秘:权臣家族的“叛逆才子”

《七律?咏东晋龙亢断剑桓秘》

权门傲骨竞风流,半染疏狂半作囚。

文采空随烟月老,兵谋戏遣豆萁筹。

三辞丹陛嘲枭弟,十赋青诗祭故丘。

史笔难书孤客恨,菊篱独掩旧吴钩。

要说东晋顶级豪门“谯国桓氏”,那可比今天的商业帝国还魔幻。家族创始人桓彝,年轻时是“江左八达”之一(相当于魏晋网红天团),日常操作是披头散发、裸奔喝酒,主打一个“放飞自我”。但人家可不是真疯,淝水之战前夜,他靠装疯卖傻躲过王敦之乱,转头就成了晋明帝的“反叛军师”,一手策划平定苏峻之乱,最终以宣城内史身份壮烈殉国,直接让桓氏跻身“烈士家属vip俱乐部”。

桓彝生了五个儿子,个个都是狠人:老大桓温,权谋值mAx;老二桓云,地方治理达人;老三桓豁,战场收割机;老五桓冲,后期扛把子。而我们的主角桓秘,作为老四,完美继承了亲爹的文艺基因和叛逆血统,却不幸成了家族“内卷”的头号炮灰——毕竟,在一个连呼吸都要比拼kpi的权臣家族里,吟诗作赋不如带兵砍人,风花雪月难敌权谋算计。

一、龙亢桓氏的“四少爷”:才子的诞生与职场初体验

1. 童年阴影:活在“别人家哥哥”的降维打击中

桓秘的童年,堪称一部《哥哥再爱我一次》的恐怖片。大哥桓温15岁手刃杀父仇人,18岁被晋明帝招为驸马,33岁灭成汉政权,活脱脱一个“龙傲天”模板。而桓秘呢?《晋书》说他“少有才气,不伦于俗”,翻译过来就是:这孩子聪明是真聪明,但总爱搞行为艺术——别人练武他弹琴,别人读兵书他写小作文,气得桓温直拍桌子:“老四!你能不能学学你五弟桓冲?人家七岁就会背《孙子兵法》了!”

2. 职场首秀:从“皇家图书馆管理员”到“背锅侠”

20岁那年,桓秘终于混到人生第一个官职——秘书郎。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就是个整理皇帝读书笔记的闲差。某日,晋简文帝司马昱来图书馆查资料,桓秘趁机献上原创小赋一篇,把皇帝夸得心花怒放:“哎呀呀,桓家老四这文采,当个中书郎都屈才!”

谁料消息传到桓温耳朵里,这位大哥连夜召开家族会议:“老四你给我收敛点!我们桓家是靠军功上位的,你整天舞文弄墨像什么话?”转头就把弟弟调去前线当参军——美其名曰“历练”,实则是让他远离权力中心。

3. 初露锋芒:镇压卢竦叛乱中的“神操作”

公元366年,妖道卢竦搞了个“太上帝王”人设,忽悠三百多号信徒冲进建康皇宫。桓秘奉命平叛,结果这位文艺青年剑走偏锋:他先派士兵在叛军必经之路上撒黄豆,等对方摔得人仰马翻时,突然让乐师奏起《广陵散》。叛军哪见过这阵仗?当场懵逼投降。事后桓秘得意洋洋写战报:“臣以黄豆为兵,丝竹为刃,不费一兵一卒破敌!”气得桓温把竹简摔地上:“胡闹!打仗是儿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