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西晋名臣卢志:乱世中的“职场达人”与忠义悖论(第2页)
这里有个历史名场面:当司马颖带着晋惠帝逃亡时,卢志建议轻装简从快速转移。但司马颖的老妈程太妃突然“恋邺城综合症”发作,非要打包全部家当。卢志看着装满金银细软的八十辆牛车,内心os:“这是逃难还是搬家啊?!”结果队伍慢如蜗牛,被追兵赶上时,司马颖的1.5万大军只剩五个骑兵——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搬家误国”。
更离谱的是,当卢志建议连夜渡河保命时,程太妃又哭着要见道士。结果冒出个“黄半仙”,喝完两杯酒就甩袖子走人,程太妃这才同意启程。这段剧情若拍成电视剧,弹幕绝对刷屏:“带不动!真的带不动!”“论猪队友的杀伤力”“建议卢志跳槽曹操”……而现实是,卢志用几辆鹿车(古代版“五菱宏光”)载着皇帝逃命时,连饭都吃不上,全靠沿途百姓送小米粥续命。堂堂帝王混成“要饭天团”,卢志的内心恐怕在滴血:“这届老板太难带了!”
四、悲情终章:忠诚到死的“职场殉道者”
司马颖最终被范阳王司马虓囚禁,后者暴毙后,长史刘舆直接处决了这位落魄王爷。当其他下属作鸟兽散时,只有卢志默默收殓旧主尸身,独自送葬。时人感慨:“乱世见忠臣,卢子道真义士!” 但这份忠诚的代价是惨烈的——永嘉之乱中,他携家投奔连襟刘琨,却在途中被汉赵将领刘粲俘虏。面对劝降,卢志冷笑:“让我给匈奴打工?我范阳卢氏的家训里可没有‘灵活就业’这一条!”最终全家遇害于平阳,连刚满月的孙子都没能幸免。
这里有个历史细节令人唏嘘:刑场上,卢志要求整理衣冠,从容赴死。监斩官刘粲都忍不住感叹:“真名士也!”这场景像极了嵇康刑前弹奏《广陵散》——魏晋风骨的最后绝响,总是带着血色浪漫。而卢志至死都不知道,他拼死保护的晋惠帝,其实是个连青蛙叫声都要问“为官乎?为私乎?”的智障皇帝。这种荒诞对比,让他的忠诚更显悲壮。
五、历史AB面:是“谋略大师”还是“愚忠工具人”?
卢志的职业生涯充满矛盾。一方面,他堪称西晋版“诸葛亮”:献策奇袭司马伦、设计“退让营销”策略、甚至在绝境中保全皇帝,智谋值爆表;但另一方面,他对司马颖的忠诚近乎执拗。明明看透主公“志大才疏”,却始终不离不弃,甚至在司马颖众叛亲离时,仍以“打工人最后的倔强”为其收尸。
这种“愚忠”,用现代职场话术解读就是典型的“沉没成本谬误”——前期投入太多感情,明知项目要黄也不肯止损。但换个角度看,这恰是士族的气节体现。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卢志的坚守反而成了道德灯塔。《世说新语》记载,连政敌都承认:“志虽凶悖,然以义终。”——虽然跟着坏老板,但人还算条汉子。
更有趣的是他与陆机的“相爱相杀”。这对冤家见面就互怼:陆机嘲讽卢家祖上是“鬼女婿”,卢志反手就diss江东陆氏是“亡国遗老”。但两人本质上都是文化顶流——陆机的《文赋》开创文学理论先河,卢志编撰的《晋朝仪注》奠定后世礼制基础。可惜这对Cp最终殊途同归:一个被诬告谋反惨死,一个因愚忠灭门,堪称西晋版“天才陨落双人组”。
六、家族彩蛋:范阳卢氏的“鬼故事”与历史暗线
卢志的家族史比他的职场更魔幻。曾祖父卢植是刘备的老师,祖父卢毓官至司空,而卢家发迹的起点,竟是一段“人鬼联姻”的传说:先祖卢充打猎时误入鬼宅,与崔氏女鬼成婚,生下儿子卢才,从此家族开挂。陆机当年嘲讽卢志是“鬼子”(鬼的后代),看似嘴炮,实则暗戳戳攻击卢氏“暴发户”底色——毕竟在讲究门第的魏晋,连祖先都要靠鬼故事镀金,属实有点“寒门硬装贵族”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