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白龙 作品

第286章 妲己毒计,子牙遁逃

玉石琵琶静卧于灰烬之上,焦痕遍布,灵光尽失。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唯有火盆余炭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纣王死死盯着那柄妖异的琵琶,又猛地转头看向身侧的妲己。

那短暂清醒带来的寒意,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脏。

他看到了妲己煞白的脸色,看到了她眼底深处极力压抑却仍泄露出的怨毒与惊惶!

这绝不是一个‘无辜受惊’的宠妃该有的眼神!

“爱妃…此物…”纣王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妲己是何等人物?

千年狐妖,心智深沉远超凡人。

她心知此刻琵琶精原形毕露,铁证如山,自己若再强行辩解,只会加深纣王那刚刚萌芽的疑心,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必须立刻扭转局面!

电光火石间,妲己强压下对姜子牙的滔天恨意和对琵琶精的痛惜,绝美的脸上瞬间换上了一副惊魂甫定、泫然欲泣的表情,她如同受惊的小鹿般扑入纣王怀中,声音带着后怕的哽咽:

“大王!吓死臣妾了!原来…原来真有此等妖物潜伏王城,幻化人形!若非这位…这位姜道长慧眼如炬,道法通玄,识破妖邪,将其正法,后果不堪设想啊!”

她抬起泪眼朦胧的双眸,看向殿下依旧挺立的姜子牙,眼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仿佛刚才极力阻止焚烧、欲置姜子牙于死地的并非是她。

“姜道长不仅救了那被妖物蛊惑的‘妇人’,更是为我大商清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如此大功,岂能不赏?”妲己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大王!臣妾斗胆进言,姜道长身负异术,忠心除妖,实乃国之栋梁!”

“恳请大王封姜道长为下大夫,留在朝中,专司监察妖氛,护佑王庭安宁!有姜道长在,那些魑魅魍魉,定不敢再犯我朝歌!”

这一番话,情真意切,有理有据,瞬间将姜子牙从‘调戏民女的狂徒’抬到了‘除妖卫道的功臣’之位,更巧妙地将纣王对‘妖’的疑心,转移到了对‘更多潜伏妖物’的担忧上。

纣王被妲己这梨花带雨、一心为国的姿态再次迷惑,刚刚升起的疑云又被那熟悉的宠溺和依赖感冲散。

他看着怀中美人惊恐未消的模样,再想到那柄诡异的琵琶,心中对‘妖’的恐惧占了上风。

是啊,若非姜子牙,谁能识破此等妖物?

留他在朝中,确有必要!

“爱妃所言极是!”纣王立刻点头,看向姜子牙的眼神也缓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欣赏,“姜尚听封!”

“寡人封你为下大夫,官居显职,专司王城内外妖氛监察之事!赐你符节,可便宜行事!望你忠心王事,再立新功!”

姜子牙立于殿下,心中冷笑连连。

妲己这以退为进、借刀杀人之计,他如何看不破?

封他下大夫,表面是恩赏,实则是将他困在朝歌这妖氛最盛之地,置于她的眼皮底下,方便日后徐徐图之!

更可借他‘监察妖氛’之名,行监视掣肘之实!

他本想严词拒绝,但转念一想,留在朝歌,或可近距离观察纣王与妲己,寻找机会揭露其真面目,甚至暗中联络忠良,为日后伐纣埋下伏笔。

况且,师尊所言‘磻溪垂钓’的时机未至,这朝歌,暂时也需一个落脚之处。

念及此,姜子牙压下心头厌恶,躬身行礼:“臣姜尚,领旨谢恩!”

“好!退朝!”纣王拥着‘受惊’的妲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宫安抚,挥袖退朝。

退朝后,妲己立刻以‘镇压妖邪残留秽气,防止其死灰复燃’为名,亲自将那柄焦痕遍布、灵气尽丧的玉石琵琶取走。

她屏退左右,独上摘星楼。

摘星楼高耸入云,乃朝歌最高建筑,最易接引日月星辰精华。

妲己将琵琶小心置于楼顶一处隐秘的玉台之上,布下聚灵阵法,引动九天月华与日精,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注入琵琶之中。

她抚摸着琵琶上冰冷的裂痕,眼中是刻骨的怨毒:

“你且在此安息。汲取日月精华,天地灵气,终有一日,你必能返本还元,重现于世!那姜尚老狗…吾定要将他碎尸万段,抽魂炼魄,以报此血仇!你且…耐心等待!”

时间如流水,五年光阴转瞬即逝。

五年间,姜子牙顶着‘下大夫’的虚衔,在朝歌这龙潭虎穴中如履薄冰。

他目睹了纣王在妲己蛊惑下愈发荒淫暴虐……

朝堂之上,忠良尽去,唯有费仲、尤浑等奸佞当道。

他数次仗义执言,劝谏纣王,却如石沉大海,反遭妲己一党愈发忌惮,处境日益艰难。

那柄打神鞭在怀中,时常因感应到滔天罪业与怨气而微微震颤。

五年后,摘星楼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