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朱高煦大军集结惊大明,混乱的大明(第3页)
而唯一让朱棣好受一些的,就是经过朱高煦这么一吓,从朝堂到地方,对于他要实行的新政,全部都无比的支持,几乎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
因为这些人更加明白,一旦让朱高煦打回来,他们所面临的,会比如今更加危险。
看看朱高煦在外面,每攻下一个地方,首先清理的就是他们这个阶层的人,他们怎么能不害怕。
这些人不仅是口上的支持,实际支持同样也有,各地官绅破天荒的头一次主动向朝廷捐献钱粮,只为让朝廷大力发展火器,扩大军队。
连朱棣都没有想到,这些人害怕朱高煦害怕到了这样的地步,比他朱棣,还要让这些人害怕。
这些人现在也不怕这样做会让朱棣有什么想法,他们只想阻止朱高煦打回来。
因为朱棣哪怕杀性大,但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杀了,朱棣为了维持稳定,必须要用他们。
但朱高煦完全不一样,朱高煦在大汉就有自己的官吏,加上朱高煦的种种行事风格,若是朱高煦打回来,是真的极有可能将他们全部杀了。
大明的混乱持续足足一个多月,朱棣派去大汉的人,也迟迟没有回来。
这让大明的所有人更加的恐慌,包括杨士奇等人,这段时间都在一直做噩梦,每个人都很怕。
他们这些人,之前是真的对朱高煦下过杀手的,他们怕朱高煦害怕极了。
就是朱高炽,同样都无比紧张,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满脑子都在想着这件事,一天天的满是忐忑与不安。
至于朱瞻基,这段时间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每每想到朱高煦在集结几十万大军准备打回来,都忍不住一个激灵。
朱高煦的大军,每个人都很清楚,那可是清一色的精锐,大明都没有这么多的精锐大军。
精锐也就罢了,偏偏火器还比大明强大不少,军事实力各方面都领先于大明,再加上之前朱高煦和朱棣演戏那次,他们不知道是演戏啊,只知道朱高煦的大军摧枯拉朽一般连下大明这么多地方。
要知道那些地方可都是明军占据地利的啊,都被打成那个样子。
现在朱高煦动用了比上次多得多的大军,怎么能让人不害怕。
朱棣这段时间同样茶饭不思,他都快要魔怔了,想不通朱高煦到底是要做什么。
现在满朝文武都在请求他继续将集结在北地的精锐再抽调一部分南下,加强对朱高煦的防备。
因为越到后面,战事爆发的可能性越大,一个多月的时间,朱高煦要集结的大军,基本也差不多完成集结了,每个人都很是担心。
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再次持续了数日,大汉终于传来了最新的消息。
朱高煦发布王令,宣称集结了包含海军在内的八十万大军(实际四十二万军),悍然发起西征。
直到这个消息在大明传开,并且得到证实之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杨士奇等人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各地的官绅只感觉无比的心痛,因为他们是货真价实,真金白银的支持过朝廷钱粮的,他们在心疼这笔钱粮怎么就给了朝廷。
朱高炽也是松了一大口气,当确定朱高煦不是对大明动手后,朱高炽的精气神一下子垮掉,人也直接病倒,接受太医的诊治。
朱瞻基也终于是回过神,只感觉无比的庆幸。
当朱棣知道这个消息,心头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无比的愤怒。
朱棣对朱高煦是又爱又恨啊。
朱高煦这次又要开疆扩土了,这值得高兴。
但这次朱高煦又将他吓得不轻,朱棣又怎么能不生气。
然而不管朱棣怎么生气,也无可奈何,因为他如今,还真奈何不了朱高煦了。
看看这次,朱高煦一个集结大军,大明都这样了,他还能怎么奈何朱高煦?
独自气了一会的朱棣,也只好重新调集大军,自己也开始准备北征的事情。
朱高煦为大明不断开疆扩土,这次又调动了这么多大军,他也不能比朱高煦差了。
北方的瓦剌与鞑靼,他也必须要解决了。
随后朱棣下旨,集结三十万大军,对外宣称五十军,发起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