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218章 被打击的朱棣,震惊又眼红(第2页)

朱棣是真的庆幸自己来了,若不然,这些消息他哪里能够知道?

仅仅只是聊的三言两语,就能让他得到这么些有用的消息,朱棣已经非常的感叹了。

深深的又看了一眼朱高煦,见朱高煦依旧一脸淡然,甚至脸上还带着些许笑意,朱棣心中更是想要打人。

这些他是了解了,但从眼前所了解的,那就是朱高煦在大汉的威望以及民望,是真的无人能够相比。

在这里,百姓能够当着他的面夸朱高煦,但若是在大明,大明的百姓可不一定会夸他了,这点自知之明朱棣还是有的。

这样一来,自己不是直接被朱高煦给比下去了?

能够被自己的百姓这样认可与支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朱棣深知其中之难。

朱棣看向老汉,也只得笑着继续开口。

“你们身为庶民,能够如此为朝廷而虑,着实不易。

我走南闯北也有多年,在大明,可是没有见过这般景象。”

“嗐,朱掌柜,虽然你是从大明而来,但听我一句劝,将户籍变到大汉来吧。

大明那地方,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该待的,你也是商人,在大明的日子,恐怕也不怎么好过吧。

你也别觉得不好,就我知道的,都已经有不少大明的商人想要入大汉籍了,而且已经有人取得了大汉籍,带着家人来到大汉定居。

我们村里就有一户人,听说是广东一个小县的商人,都来了。

不过你也要有准备,入大汉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然大明的人因为同是汉人,也能享受不少政策,但最好的还是大汉籍的人,而想要入大汉籍,可是需要做出贡献才可以的。

听说还有其他的要求,你要是真的想,可以去县府问问,很容易就能知道的。”

老汉完全没有听出朱棣话中的酸,只觉得这是朱棣的感慨,反而主动开始劝了起来。

朱棣听着这些话,嘴角更是一抽,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人居然劝他离开大明,来到大汉。

难道大明真的差成那样吗?和大汉比起来就真的这么不行吗?大明与大汉的差距真就这么大吗?

朱棣很想反驳,很想说这老汉完全是在夸大大汉,贬诋大明,但想到这老汉已经说的已经有不少人选择入大汉籍,主动迁移来大汉,这些话,朱棣又说不出口。

因为就在这个村,都有从大明迁移过来定居的人。

关键是刚才这老汉说的是什么?

想要来大汉还不是想来就能来的,还需要做出贡献,然后进行考核,经过校验之后,还需要再等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加入大汉籍。

大汉都已经设置不少门槛了,但想要来大汉的人还是这么多,这里可还只是大汉的一个村!

这里一个村的百姓都已经知道不少了,那在大汉那些繁华的城池,又有多少人?

这一刻,朱棣是真的有被打击到了,偌大的一个大明啊,有着深厚的底蕴,居然比不上一个刚建立才多久的大汉,还是他儿子朱高煦建立的大汉,朱棣怎么能不被打击。

如果这些是朱高煦跟他说,他是压根不带信的,反而只会觉得朱高煦是在吹捧自己。

这次要不是朱高煦全程在他身边,又没有暴露身份,他都要怀疑如今眼前这一幕是不是朱高煦提前安排好的。

面对这些,朱棣是真的不想相信,在他眼中,大明与大汉是有差异,但不过就是在火器发展以及舰船、冶炼技术,或许还有一些方面有所差异,但没有想到这个差异这么大啊。

就连学堂,朱高煦居然都敢让朝廷承担不少支出,减少百姓家中学子的支出钱财,并且还在每个村都建立了学堂,朱棣只觉得这一切都不现实。

他深知要做到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没有银子,这些都做不到。

然而现在告诉他,大明都没有这个钱来做这些的事情,被大汉做到了?那大汉得有多富裕?得多有钱?

这一刻,朱棣是真的对大汉有想法了,是真的想将大汉直接纳入大明朝廷的直接掌控了。

他要是早知道外面这么富有,他绝对不会让朱高煦出来,而是直接自己派军将这些地方全部打下来了。

朱棣这时候看向朱高煦的目光都有些幽怨了,这个人,大汉都这么富裕了,也不知道支持他一些,难道这人不知道他北征都没有银子去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