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朱高煦:我和武勋成保守派了?给即将到来的朱棣一个惊喜(第2页)
但在大汉,张辅发现了,难怪那些文人一说到打仗比他们还积极,合着根在这里。
这李定荣的战心比他们这些领兵的大将都还要强烈,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且这些人还损,他们打仗,只是考虑打仗的事,但这些人呢?
这些人就惦记着捞这个捞那个,反正一双眼睛只盯着好处,至于其他的,反正就是不管。
问也别问,因为问就是打,然后就是要得到这个得到那个的。
大汉的武勋,在这些人面前,张辅都觉得似乎成了保守派。
朱高煦看着一脸潮红的李定荣,也是头疼。
因为李定荣来的目的,就是要从他与朱棣约定之外的这些城池迁移人口到约定之内的地方,这样到时这场戏结束的时候,他能够得到更多的人口。
但为了不让朱棣发飙,他只能让李定荣从每个地方迁移三分之一的人口出来,因为迁移过多,必然会影响原本的地方。
这些本就是在约定之外的了,他也不想将朱棣逼得太过,他本身不过就是想要借着这个时候多得到一些汉人罢了,后面他好解决大汉以汉人为主体的架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他就可以继续对外开疆扩土。
虽然他已经拿下了南洋,但还有许多地方等着他去,他又怎么能停下。
但李定荣在检查了各地的户册、丁册之后,是每天都在变着花样的劝他出兵,说着今天打这里,明天打那里的话。
朱高煦其实也挺头疼的,一个文官,比张辅、靳荣这些武将还迫切出兵,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关键是李定荣说得在理啊,而他也正好需要人口。
这也是他如今已经打到赣州的原因。
朱高煦都感慨,自从李定荣查完那些户口,变得比他都还要激进。
看着张辅担忧的神情,朱高煦一个手势示意其安心,随即看向李定荣。
“定荣啊,不能那么打,不然皇帝是真的会发狂的,而且如今有着这些地方,也不用担心人口不足的事情了。
你现在先去做好那些地方的治理事宜,务必要尽快发展起来,让经济与人口能够快速增长起来,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现在朱高煦只想让李定荣赶快下去做事,毕竟这才是让李定荣来的目的,并不是让李定荣天天在这里催着他今天打这里,明天打那里。
张辅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朱高煦战心,大汉每个人可是都知道的,那是极为强烈的。
不然为什么大汉能够从如今原本的安南那点地方发展到如今这般的疆域?
张辅是不再担心了,但李定荣一时间还不死心。
“王爷,这不是您之前说过的吗,大汉如今的汉人比较少,如今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王爷,这次错过了,以后可就再难有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今皇上明显是有求于我们,我们占据主动,放手一搏吧!”
李定荣是真的心有不甘,如果按照之前定下的迁移三分之一的人口出来,总共也才三四十万人,这么些人口,迁移过来可以填充哪里啊?
在李定荣眼中,这次不趁着这个机会迁移个大几十万百来万,都不算成功。
和朱棣约好的那些地方,本就有一定的人口,其实这些人口,不仅是李定荣,哪怕是朱高煦,都有些不满足,因为拢共都才两三百万。
是的,那么几个地方加起来才那么点人,毕竟这些地方还不是已经彻底发展起来的,比起浙江沿海的地方,相差有些远了。
但这些人,朱高煦还能勉强接受,因为他清楚一点,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人口的爆发是肯定的。
再从约定之外的那些地方迁移一些人口过去,足以彻底解决南洋汉人人口的问题。
至于后面再扩张的疆域,大汉原本的人口,以及这里的,也可以撑起填充。
毕竟外面的那些地方,可没有那么多的人口。
就像南洋的一些小国,有的总人口不过都才几万,这些人口已经足够支撑了。
尽管这样,朱高煦听着李定荣话语后,也是灵光一闪。
“定荣,这件事不要再提,我知道该怎么做。
你现在去做那些事,不过要将漳州、泉州、容州、肇庆这几个地方,也一起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