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191章 大明使者的憋屈,开始对大明水师用兵!(第2页)

土豆,他从来没有听闻过,虽然大明得到的消息是土豆的产量更高,但这个土豆不是主食,而且种植条件究竟如何,以及其他的问题,他们还不知道。

而高产水稻他就熟悉了,毕竟是水稻嘛,拿回去就能种植,他可就熟悉了。

至于高产水稻的产量,他们得知的虽然比土豆低,但其实产量也不低了,七百斤以上,比大明现有的水稻产量翻两番还要多。

思考一会,赵青心中很快有了答案。

“那便依汉王殿下之言,臣选择高产水稻。”

朱高煦听着赵青的答案,心中有些摇头,其实选土豆,对大明才是最好的。

因为在大明北地,哪怕之前在洪武时期朱棣大面积推广水稻,后面又有运河疏通等等,但北方种植水稻,依旧有很大的限制。

且土豆的产量,是真的比杂交水稻产量高,哪怕不是主食,但对比起吃土、啃树皮吃草,有土豆吃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若是在他前世,吃土除了个别的地方真是一道吃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是一个形容词。

但在古代,吃土,可是正儿八经绝大部分普通百姓都会经历的,是真的吃,吃的是真正的土,以及沙。

朱高煦不再去想,既然赵青选择了,他也不勉强,当即让人拿来协议签订。

一切签订完成,朱高煦也是露出了笑容。

毕竟用少量水稻种子换取百万人口,以及各类珍贵书籍,对他而言,是一件好事。

当李定荣将十斤水稻种子拿到赵青面前时,赵青整个人都惊呆了。

“李阁老,这是什么意思?就十斤种子?这也太少了吧!”

“赵大使,当时可没有约定种子多少呢,你要高产水稻种子,这些稻谷就是,很符合要求啊。”

李定荣看着赵青脸上青紫不断变换时,强忍笑意。

这个人还以为他们会给很多种子?想太多了,朱高煦答应谈判开始,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然而赵青却是急了,这么点种子带回去,大明能做什么?

别说亩产七百斤以上,就是亩产千斤以上,对大明都没有作用,因为太少了。

随后的一番争论,李定荣给出了解决的法子。

“赵大使,这样吧,大汉毕竟名义上属于大明,你先带着这十斤稻谷回去,待人口迁移以及书籍运送完成,到时我再让人送一批稻谷入大明,如何?”

看着李定荣一脸的笑容,赵青无比的难受,但除了点头应下,他也没有了其他办法。

主动权不在他这里啊,刚才他反抗了,李定荣直接一句要不算了,协议作废,他能怎么办?

水稻与土豆,他是必须要带一样回去交差的,他只能答应。

至于后面朱高煦会给多少,他只能祈祷了。

“那便按李阁老之言。”

赵青说完,带着这些稻谷匆匆回去了,一刻也不想继续待在大汉,他得回去交差报喜讯。

李定荣回到王宫,来到朱高煦身前。

“王爷,赵青回去了,带着十斤稻谷,答应了后面的条件。”

“好,就知道他会答应,要是他带不回去,皇帝肯定不会轻饶了他。”

朱高煦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他这次可以说将大明吃得死死的,这也是他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明只要想要,主动权就在他这里,毕竟他在大明想要得到的,并没有那么的强烈,大不了不谈了就是。

最重要的南洋问题大明不让步,那么在其他方面大明只能让步,除非大明也不要杂交水稻与土豆了,或者朱棣下定决心来打大汉。

对于意料之中的事,朱高煦不再去想,继续开口。

“接下来要处理南洋的问题了,如今只有勃固还在用兵,大军已经在陆续返回,必须要开始进行了。

你派使者去满者伯夷几国,告诉他们,大汉出兵攻打渤泥国,让他们出动全部兵力。

另外,大汉此次出兵,会打他们几国的旗号,并非大汉。

但攻下渤泥国后,渤泥国之地,归属大汉所有。

若是有人不同意,也不用多劝,直接回来,到时先将他们灭了再出兵渤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