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95章 当皇帝的心都脏,要背大锅的朱高煦(第2页)

真就是朱高煦没改变之前,他担心,担心这个棒槌汉王做出什么蠢事来。

现在改变了吧,不想着利用的时候心里欣慰,想着要用的时候,又开始嫌弃了,开始怀念之前了。

朱棣心中是真的复杂,自己的儿子成长了本是一件好事,但他却是开心不起来了,如今他还能忽悠的,恐怕也就是朱高燧那个二愣子了。

朱高炽也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忽悠的,现在的朱高煦更不是了,想想之前,几句话就能把这哥三逗弄起来,尤其是朱高煦,只需要一句‘子类父,你类我’‘世子多疾,汝当勉之’,朱高煦就能为他冲锋陷阵。

是不管让朱高煦做什么,都是傻乎乎的去帮他做,根本不会多想。

而现在,一去不复返了。

真就是儿子太聪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唉,你们长大了,都不听我这个老头子的话了,我这心里,难受啊。”

朱高煦看着朱棣一个人在那里感叹,故意说着这些话给他听,是一点也不接茬,继续装聋。

这话别说他了,朱高炽来了都得装聋作哑,谁要是接了,后面指定有朱棣的任务。

朱高煦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主打就是一个沉默,沉默是金,这是真金白银的金。

因为他只要接话了,鬼知道他得拿出多少银子出来抚平朱棣的内心?这还是往好处想,只是花银子,要是朱棣不贪他那点银子,提出其他过分的要求,他咋整?

朱棣看着朱高煦不接话,等了一会依旧沉默,反而低着头和自己的脚玩,顿时收起刚才的情绪。

既然不上套,他也懒得继续用了。

“老二,告诉你一个消息,姚广孝没有归隐了,而是去往顺天府主持摊丁入亩的事情,你觉得在大明实行摊丁入亩,可行吗?”

朱高煦抬头径直看向朱棣,这次他是真被惊讶到了,姚广孝居然不归隐了?还帮朱棣主持摊丁入亩的推行?并且已经在顺天府开始了?

朱高煦很想不通,姚广孝就不怕无法善终吗?

摊丁入亩的推行,他可是很清楚的,想要推行下去,不是一般的难,因为现有的权贵阶层,无论文官还是武勋、外戚,包括藩王,恐怕都不能接受。

成了,功劳太大,能让皇帝放心?

功高盖主,这句话真不是说说而已,一个臣子有着那么多的功劳,有那么大的威望,哪怕是遇到了李世民这样心胸宽广一点,容得下的,但你也不能比李世民还活得久,不然都会被一起带走。

至于不成,就是擅自更改祖制,胡乱变法,祸乱朝纲,祸国殃民,损害大明基业,破坏大明昌盛,这个罪名太大,朱棣肯定是不能背的,姚广孝就不怕朱棣把他推出去平息众怒?

他不信姚广孝想不到这些,唐初的李勣,还是李世民的心腹呢,最后李世民都产生了杀心,只是被李勣化解了,北宋的杯酒释兵权,就在洪武年间都还有一个李善长呢。

至于年纪大了没威胁?靠发誓?

有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在,年纪大就没威胁了?发誓就有用了?

朱高煦都想不通,姚广孝明明已经功成名就了,只需要归隐下去,后半生足以让自己善终了,偏偏要跳出来?

虽然原身与姚广孝的关系其实并不好,因为姚广孝就是坚定支持朱高炽的,但这些已经无法影响如今的他,他只是想不通姚广孝这样的智者,不应该这么失智才是。

而另外让朱高煦意外的,就是朱棣居然会实行摊丁入亩,这可是把他惊到了。

大明的现状,朱高煦说句内心话,其实根本就不是变法的事情,因为在永乐朝如今这个时期,朝廷只需要做一件事,休养生息,尽量不要发兵出征,发展民生,只需要三年五年,根本不需要任何变法,百姓的生活就会逐渐改善。

因为从朱棣开始靖难以来,朝廷就一直在东征西讨,四处花钱,内部平叛,出兵安南,加强奴儿干卫,为迁都做的准备,编撰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