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564章 《虚实相生的存在之思》
《虚实相生的存在之思》
——论《宝塔诗嘅:有》的哲学维度与语言拓扑
文/文言
在岭南诗坛的斑驳光影中,树科先生以粤语为笔,在《宝塔诗嘅:有》中构建了一座语言与哲思交织的巴别塔。这首以"冇"(没有)为基座的宝塔诗,恰似一面多棱镜,将存在之谜折射出七重光谱。诗人以粤方言特有的语言质感为砖石,以禅宗机锋为黏合剂,在虚实相生的诗学空间里,完成了一次对存在本质的深度勘探。
一、解构与重构:宝塔诗体的现代性转译
传统宝塔诗以字数递增形成视觉金字塔,树科却将这种形式转化为存在论的隐喻装置。全诗以"冇"字为轴心,通过十二层意象的累叠,构建起从"无"到"有"的辩证螺旋。首层"冇"字单刀直入,如禅宗棒喝直指本心;至第二层"黑白,光阴"已显时空之维,黑白二色暗合道家阴阳,光阴流转暗合佛家刹那生灭。这种层层解构又层层重构的书写策略,恰似海德格尔所言"存在之澄明"的过程。
诗人对传统宝塔诗体的突破,体现在对"无"的哲学赋形。传统宝塔诗多以具象之物累积诗境,此诗却以否定性语词构筑诗学空间。"冇你我,冇我哋"将人际关系的虚妄性暴露无遗,而"嘟冇天地,噈冇宇宙"则以粤语特有的语气词强化存在的虚无感。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创作,恰似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的辩证思维在当代诗学的回响。
二、存在之镜:虚实相生的语言拓扑学
全诗以"睇得到嘅真?睇唔到嘅假"为转折,将存在之思推向哲学深渊。视觉的真实性在此受到根本性质疑,柏拉图洞穴寓言中影子与实体的对立,在粤语方言的语境中获得新的阐释维度。"根佢噈喺踩咁"以市井语言解构形而上学,枝叶花果的具象与"踩咁"(踩着)的动态形成奇妙张力,暗合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中"身体-主体"的知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