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解构存在之镜》
《宝塔诗嘅:有》(粤语诗)
文/树科
冇
黑白,光阴
冇你我,冇我哋
嘟冇天地,噈冇宇宙
睇得到嘅真?睇唔到嘅假
根佢噈喺踩咁,见到枝叶花果
祖宗威水做牌位,祖国冇利噈剩家
《树科诗笺》2025.3.13.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存在之镜》
——论树科《宝塔诗嘅:有》的语言哲学与文化隐喻
文/阿蛋
一、形制创新:宝塔体的现代性转译
作为粤语诗创作的探索性文本,《宝塔诗嘅:有》以传统宝塔体为骨架,进行了颠覆性的现代性改写。传统宝塔诗多见于唐宋文人游戏笔墨,如白居易《一七令?诗》,其形制特点为逐句递增字数,形成尖塔状结构,内容多为咏物言志,兼具娱乐性与文人雅趣。而树科此作虽沿用 "金字塔" 式的视觉造型,却剥离了古典宝塔诗的工整对仗与闲适情调,代之以充满存在主义思辨的现代诗学内核,实现了旧体新用的形制突破。
诗中每一层级的语言单位呈现出 "否定 - 建构 - 再否定" 的螺旋式推进。从首句独字 "冇"(粤语 "无")的绝对否定,到第二层 "黑白,光阴" 的二元对立引入,再到第三层 "冇你我,冇我哋" 的主体消解,直至第五层 "睇得到嘅真?睇唔到嘅假" 的认知质疑,最后落于 "祖宗威水做牌位,祖国冇利噈剩家" 的文化批判,形制的递进与哲思的深化形成同构关系。这种将传统诗体转化为现代哲学场域的创作路径,暗合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中 "传统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创造过程" 的诗学理念。
二、语言炼金术:粤语符号的能指突围
诗中粤语方言的使用构成三重美学维度:
声音的陌生化:"嘟冇噈喺 踩咁" 等词汇打破普通话阅读惯性,如本雅明所言 "语言的裂缝中透出真理的微光",方言语音的特异性成为解构常规认知的利器。"冇" 字的重复使用形成声音的复调,既像存在主义的叩问,又似禅宗 "无" 字公案的现代演绎。
能指的增殖性:"根佢噈喺踩咁" 一句中,"根" 与 "踩" 的粤语谐音("根" 音 [gan1],"踩" 音 [caai2],虽非严格谐音却形成语音缠绕),暗喻存在之根的虚无性 —— 看似稳固的根基不过是 "踩咁"(如此踩踏)的偶然建构。这种语音游戏消解了索绪尔语言学中能指与所指的固定联结,接近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语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