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542章 《粤韵烟痕中的文化解构与诗性思辨》(第3页)

(三)文化维度:雅与俗的解构重构

“香臭美丑??” 以一锅乱炖式的书写,消解了传统文化中雅俗对立的二元秩序。在粤语语境中,“香臭” 本为日常嗅觉体验,却被提升至审美范畴;“美丑” 作为传统美学概念,在此与俚语 “??” 并置,形成巴赫金所说的 “狂欢式” 语言庆典。这种解构不是简单的颠覆,而是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般的超然重构 —— 在烟的氤氲中,雅俗界限被打破,文化等级被悬置,唯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得以凸显。

四、诗学之思:方言写作的现代性路径

树科此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具体文本的艺术成就,更在于为方言写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性路径:

(一)传统形制的创造性转化

诗人以宝塔诗为形式躯壳,却注入现代性的思想血液,实现 “旧瓶装新酒” 的艺术突破。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古今拼贴,而是如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所言,在传统 “秩序” 中找到现代诗作的坐标,使古典形制成为激活现代经验的容器。

(二)方言资源的诗学激活

粤语并非封闭的地域语言,而是流动的文化活水。诗人从粤语俗语、古汉语遗存、现代外来语中汲取养分,使方言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地域与世界的桥梁。正如莫言在谈及方言写作时所说:“方言是打开地域文化宝库的钥匙,也是通向人类共同经验的密码。”

(三)批判意识的诗性表达

诗中对消费社会、精神困境、文化异化的批判,并未流于直白说教,而是通过意象的隐喻、语言的张力、形制的悖论实现诗性表达。这种批判如盐入水,化理性思辨为感性审美,既保持诗歌的艺术特质,又彰显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体现出雷蒙德?威廉斯 “文化唯物主义” 的实践智慧。

在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方言写作面临着被主流文化收编的危险。树科的《一到七字诗嘅:烟》却以坚定的地域文化立场、开放的现代诗学视野,在烟的缭绕中勾勒出一幅当代社会的精神地图。此作犹如一支燃烧的香烟,以方言的星火点燃文化批判的火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界处,照亮了汉语诗歌多元发展的可能路径。当我们凝视诗中那缕袅袅烟痕,看到的不仅是烟草的升腾与消散,更是一个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关于存在本质的永恒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