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519章 《血缘迷局中的身份解构与语言狂欢》(第2页)
诗人通过重复排比句式营造的戏剧张力,将日常对话转化为身份的审判现场。"讲嚟讲去,你哋嘟变态嘅"(说来说去,你们都是变态的)的终极判决,实则是语言对身份规训的暴力反噬。在这种语言的狂欢中,传统的身份认同机制被解构为巴赫金笔下的狂欢节,每个称谓都成为反讽的祭品。
这种身份的流动性在"乜水啊"(什么东西)的诘问中达到高潮。当最基本的身份确认都成为问题时,我们不得不面对拉康镜像阶段的现代变奏——主体在语言的迷宫中永远无法抵达完整的自我认同。三、伦理的废墟:从血缘到契约
在传统宗法社会,血缘是伦理的基石。但诗人笔下的"契弟"早已异化为福柯式的规训权力。当"契哥"成为"神憎鬼厌"的符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拟亲制度的崩坏,更是整个伦理体系的信任危机。这种危机在"边个钟意噈边个承受"的犬儒主义中达到顶点,责任伦理让位于快感原则。
诗人对"变态"的指控,实则是齐泽克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批判。当伦理规范沦为表演性的姿态,当亲情变成可以随意穿戴的面具,我们正经历着鲍曼所说的"液态现代性"的侵蚀。在这种语境下,"契弟"不再是温暖的称谓,而成为福柯"全景监狱"中的现代性装置。
但诗人并未止步于批判。在解构的废墟上,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市井俚语本身,就构成了重建的可能。正如本雅明从废墟中打捞的"辩证意象",这些粗粝的方言词汇或许正酝酿着新的伦理萌芽。
四、语言的狂欢:从俚语到诗语
粤语诗的创作始终面临雅俗之辨,但树科在此实现了惊人的突破。他将市井俚语转化为诗学符号,"嘟唔喺"的重复不是语言赘疣,而是策兰式的死亡赋格;"挂喺口"的俚俗表达,经由诗意的提纯,成为存在焦虑的绝佳喻体。这种转化艺术,让人想起韩愈"以文为诗"的革新,只是在此升级为"以俚为诗"的现代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