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70章 《方言批判诗学》(第3页)
五、后殖民语境的文本政治
数字罗列策略(第五段)暴露知识生产的暴力性。当"第五,第六,第……"形成无限延宕的省略,那些未被书写的"伪命题"恰是斯皮瓦克所说的"属下不能说话"的领域。诗人用粤语数数法("第x"而非"第x个")强化序列的未完成性,这种句法选择使诗歌成为霍米·巴巴"文化杂糅"理论的文本实验室——在标准语的语法框架中,方言句法如同异质细胞不断增殖。
结尾"路路一道"的语义悖论,实为后殖民语境的微型寓言。当所有道路被迫统合为"一道",差异的抹除便成为新暴力形式。诗人通过粤语声调游戏解构此悖论:"道"在粤语中可读作dou6(道路)或dou3(道家),这种同形异音的暧昧性,让霸权叙事在其语言根基处松动。地理标注"沙湖畔"则如德塞图的"行走修辞"——在被规划的城市空间中,方言诗歌成为重绘认知地图的粉笔。
结语:方言诗学的未来维度
树科的诗歌实践揭示:粤语不仅是可以抵抗的工具,更是重构认知的拓扑空间。当数字时代加速语言同质化,方言写作的"不透明性"(斯皮瓦克)恰是抵御符号暴力的最后堡垒。诗中"2025.3.13"的未来时间戳,或许预示着一场静默的语言革命——在被算法统治的赛博空间,方言的声调褶皱将成为保存人类认知多样性的生物密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