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61章 《荒诞与崇高的辩证》

《精华同糟粕》(粤语语)

文/树科

几多时间,我嘟唔得唔学

生得唔好睇嘅,条颈仲长长嘅

驼鸟!冇错,噈驼鸟

将自己嘅头深深插入沙度……

冇眼睇,鸳鸯戏水嘅把戏

冇眼睇,狮子群殴老虎嘅欺诈

冇眼睇,大家诅咒乌鸦嘅愤懑

冇眼睇,唔钟意我嘅人嗌我拖车……

等啊等,等到我听到咗

有人话,你睇睇呀

个乌鸦,居然识得反哺

我噈将我嘅头,高举起!

《树科诗笺》2025.3.11.粤北韶城沙湖畔

《荒诞与崇高的辩证》

——论《精华同糟粕》的诗性解构与价值重构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普遍追求意象晦涩与修辞华丽的语境下,树科的《精华同糟粕》以粤语方言的质朴肌理撕开语言的矫饰帷幕,用看似荒诞不经的意象组合构建起深刻的价值辩证场域。这首诞生于粤北韶城沙湖畔的诗作,犹如一柄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切入现代社会的认知迷雾,在 “驼鸟藏头” 与 “乌鸦反哺” 的意象张力中,完成对传统价值评判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一、方言诗学:语言异质性的审美突围

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其生命力往往源自对日常语言的陌生化处理。《精华同糟粕》以粤语方言为载体,“嘟唔得唔学”“噈驼鸟”“冇眼睇” 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口语表达,打破了现代汉语诗歌固有的书面语惯性,形成独特的语言异质性。这种方言诗学的运用,恰似艾略特在《荒原》中引入多种语言碎片,通过语言系统的突然切换制造阅读障碍,迫使读者跳出既定的审美舒适区,重新审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粤语的声调系统赋予诗歌独特的音乐性。六声九调的起伏与诗行的节奏形成隐秘的共振,“生得唔好睇嘅,条颈仲长长嘅” 以短促的切分节奏模拟嘲讽的语气,“将自己嘅头深深插入沙度” 则通过拉长音调节奏强化鸵鸟逃避现实的荒诞感。这种音乐性并非简单的韵律游戏,而是与诗歌的思想内核紧密相连,如同保罗?策兰诗歌中德语的破碎与重组,语言的形式本身成为思想表达的重要维度。

方言的运用更暗含着对主流话语霸权的抵抗。当普通话成为诗歌创作的默认语言,粤语方言的介入犹如一场微型的语言革命。它拒绝被标准化语言收编,以鲜活的民间话语构建起独立的意义空间,这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不谋而合 —— 在官方语言的严密体系之外,方言的狂欢解构了既定的意义秩序,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